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2023-12-27 09:39

各地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

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滑雪爱好者在吉林省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雪道上滑雪。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怎样激发消费更大潜能,记者进行了采访。本版从今天起陆续推出相关报道。

  ——编 者

 

  入冬以来,冰雪消费升温。越来越多消费者走进滑雪场,享受冰雪乐趣。各地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丰富了人们冰雪消费的体验,带动冰雪消费快速增长,成为冬日消费市场的增长点。

  加快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

  “冰雪运动热得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各个级别的赛道上,滑雪爱好者在尽情体验运动乐趣。“今年明显比往年更热闹,尤其是初级雪道,很多游客来尝试冰雪运动。”度假区常务副总经理冯凯说,滑雪场10月1日开板后,每天接待游客2000人次左右,今年接待游客已超过10万人次。

  在黑龙江哈尔滨极地公园企鹅馆,手拿美食的饲养员一出现,就被小企鹅们团团围住。来自陕西榆林的游客胡女士和女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以前从没见过企鹅,专门带着孩子来打卡,不仅玩得开心,还学到不少东西,很适合亲子游。”胡女士说。

  我国冰雪旅游和冰雪消费迎来快速发展。《“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进冰雪旅游发展,完善冰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旅游基地。”当前冰雪消费市场,供给侧投资持续加大,有效供给增加;需求侧市场基础强大,总体需求旺盛。

  冰雪消费投资,正从单纯的规模扩张向提质扩容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冯凯介绍,今年雪季,滑雪场对原有雪道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增加了4条雪道。新修的滑雪公园和夜光道带来新体验,受到广大雪友好评。“我们邀请专业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岗前培训,服务有了很大提升,今年预计能接待游客30万人次。”冯凯说。

  阿勒泰近年来累计投入70多亿元建设10家高山、越野、野雪雪场,开发将军山、可可托海等四大国际滑雪度假区和野卡峡野雪公园。“我们加快冰雪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5.5亿元。”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副局长栗元浩说,今年新增10条雪道,建成跳台群、单板公园、山体U形槽等新业态。开通广州、北京等地直飞阿勒泰航班,新投入运营酒店、民宿、民居71家,新增房间3685间、床位6578张,更好保障游客出行体验。

  优质供给持续激发消费热情。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11月,“滑雪”相关搜索量同比大幅增长,滑雪门票团购订单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788%。携程数据显示,预订至今年年底前的“滑雪”门票订单量周环比增长113%,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两倍,“滑雪”主题跟团游预订量周增长约70%,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

  享受冰雪乐趣,冰雪装备是必需品,冰雪运动带动了相关商品的销售。在网购平台得物,12月第一周,“滑雪”相关搜索热度同比增长14倍,包括滑雪服、滑雪鞋等在内的滑雪装备销量环比上月同期持续大幅增长,其中滑雪服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20%,滑雪眼镜销量同比增长310%,雪板订单量同比增长130%。

  以更加优质和丰富的体验带动冰雪消费持续扩大

  “速滑道、高台滑雪圈、雪地迷宫、雪地摩托车,玩一圈下来意犹未尽。”在黑龙江绥滨县冰雪欢乐园,来自云南的游客吴逸霞兴奋地说。

  走进绥滨县冰雪欢乐园,龙年元素雪雕和大鹅图案冰灯十分惹眼,在雪雕展览区域,还有美丽的雪绒花、雪宝宝等小型雪雕。沿着挂满风车的彩色长廊再往里走去,各类冰雪游玩项目令人目不暇接。今年,绥滨县以“旅游+冰雪+竞技”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和提升消费体验,掀起全民参与冰雪运动、冰雪健身、冰雪旅游的热潮。

  “我们力争通过做好‘冰雪+’和‘+冰雪’大文章,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介绍,今年,哈尔滨冰雪季以“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为主题,以“龙年游冰城·一起迎亚冬”为主线,布局“相约在冰城”“冰雪共欢歌”“龙年合家欢”“春雪送春晖”四大活动,构建冰雪节庆、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经贸、冰雪时尚创意和群众性冰雪七大板块系列活动,推出百余项冰雪项目。

  从2023年11月8日至2024年2月28日,黑龙江省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推出60条具体举措,创新推出“文旅体验官”制度,将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市场优势,把黑龙江打造成为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抢抓后冬奥时代和第九届亚冬会黄金发展期,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绿色发展新优势。

  为更好服务来自各地的滑雪爱好者,阿勒泰今年在硬件软件两方面同时发力。“这里每年的变化都让我感到惊讶,滑雪场的建设一年比一年好。”来自宁夏的滑雪爱好者余默默说,今年雪场一开板,他就早早来体验了。

  “硬件方面,我们持续完善接待服务设施。”栗元浩说,包括开展主要道路除雪除冰常态化、防范雪灾雪崩、建设雪场医疗救助绿色通道、旅游微提升等专项行动,推进开通阿勒泰市机场、火车站至将军山滑雪场直通车,同时发动各酒店通过自购、租赁等形式建立酒店服务车。各雪场也加快完善服务设施,开设34家品牌雪具店,引入顺丰、德邦、邮政等驻场服务,开设风味餐厅以及饮品店、超市、特色购物店,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服务软件”提升方面,阿勒泰开展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涉及滑雪指导员、客房服务、中式烹调等12个职业工种4119人次。“我们加大了对旅游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能力提升和政策支持,申报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高山滑雪)培训评价资质,培养260人。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8场次,累计512人参赛。”栗元浩说,今年还将持续丰富冬季旅游业态,办好新疆热雪节、首届环阿尔泰山冬季运动会、福海冬捕节等20项冬季品牌活动,以更加优质和丰富的体验带动冰雪消费持续扩大。

  冰雪资源与文化资源融合,发挥更强带动作用

  从全国来看,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民俗文化特色突出。一些地方将冰雪资源与当地文化资源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赋能效果更加明显,发挥了更强的带动作用。

  “游客不仅来我们景区,还期待更加多元的冰雪消费体验。”哈尔滨极地公园总经理戴瑞介绍,今年能明显感受到冬季旅游旺季提前了,外地游客和年轻游客比重更高了,消费能力也有所提升。截至12月初,客流量同比增长212%,收入同比增长224%。周边酒店配套设施、系列文创产品等,都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冰雪消费和冰雪运动带“旺”了周边民宿、温泉酒店的人气。美团数据显示,元旦前温泉酒店的预订量同比增长250%,节假日的客房热度更高,不少客房已被抢先预订。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敏认为,冰雪运动和冰雪消费成为很多消费者常态化的时尚生活方式。要紧跟需求趋势,乘势而上进一步扩大冰雪消费。

  “冰雪消费的社交属性正不断加强。”得物相关负责人介绍,冰雪运动和冰雪消费日常化,更多年轻人正在把冰雪运动变成一项社交活动,在得物社区内,关于滑雪穿搭的讨论越来越多。比如,以95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更加注重体验感,不仅追求有质感的滑雪装备,也热衷通过各种方式分享滑雪这一潮流生活方式,带动形成更大消费群体。

  刘敏说,“冰雪”已不再是北方消费者特有的生活方式,随着广州、昆明、重庆、成都等城市的大型室内冰雪商业综合体建设,冰雪消费的潜力将在全国范围得到释放,带动相关产业更好发展。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雪季,华东、华南方向的室内滑雪、冰雪乐园等冰雪游产品呈现出更高热度。11月,广东“室内滑雪”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达295%。

  高质量、多样化的冰雪消费需求成长空间非常大。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预计,2024年至2025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将达到7200亿元。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会同有关部门贯彻《“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滑雪旅游度假地建设为重要抓手,促进冰雪消费不断扩大。一方面,不断推出优质冰雪旅游产品,继续推出具有良好滑雪场地资源、能够满足游客康养度假和休闲娱乐需求的高品质滑雪旅游度假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大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升产品服务水平,推动打造冰雪主题的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发挥冰雪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精品。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冰雪旅游品牌,指导地方加强冬季冰雪旅游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和舒适度,提升相关酒店、民宿、餐厅、旅行社等服务能力,扩大优质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更好满足游客冰雪消费需求。(蒋云龙 方 圆 王 珂)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

  • 感受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