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智” 向“新” 向“绿”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向“智” 向“新” 向“绿”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3-12-14 09:45

向“智” 向“新” 向“绿”

广西加速推进经济结构转型观察

  新华社南宁12月13日电(记者王军伟 覃星星 陈一帆)作为一家钢铁冶金企业,高能耗曾是困扰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发展的一大难题。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改造,企业实现从建筑用材到工业板材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各项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这是广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缩影。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和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批“老树发新芽”,同时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八桂大地茁壮成长。

  聚焦“存量变革”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机械、汽车、有色金属等是广西传统优势产业,答好提质升级这道“必答题”事关广西经济发展根基。

  一张铝板能做多薄?记者在广西润泰铝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找到答案。高温铝水经铸轧、冷轧、在线退火等生产环节后,技术人员根据客户需求定制铝板厚度,最薄的仅0.2毫米。

  “这是我们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高速铸轧机,通过在轻薄上发力,公司的铝合金板带箔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食品包装、轻量化交通等领域。”公司负责人代永强说。

  硅钢、超低碳深冲用钢、工程机械用钢……在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不同系列钢材产品的生产有条不紊。

  2021年以来,广西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步伐,共有3000多家规上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重点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2%、运营成本平均下降19%、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永超介绍,广西不锈钢年产量超55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同时还是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汽车、金属新材料等生产基地以及全球重要的锰基新材料基地,冶金、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经过提质升级,延伸出高端不锈钢、汽车板材等先进钢铁材料,以及航空航天用铝、3C电子用铝等高端铝材产品。

  推动“增量崛起”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广西传统产业占比偏重,新质生产力培育事关新旧动能转换成败。

  位于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的广西卡迪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高速精密电磁计量阀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获得了30余项国家专利和2项国际专利,已实现全产业链多项核心技术突破。”公司副总经理韦利器说。

  广西涌现出一批高技术制造业“佼佼者”,在市场竞争大潮中,逐步成为细分市场的排头兵企业。

  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制备出尺寸和致密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ITO靶材,并通过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实现了国产化应用;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在LNG储罐、核电领域基础隔震产品上持续攻关,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

  预计到2023年底,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将从2020年的16%、6.6%和19.7%提高到20%、8%和21%。

  王永超说,近年来,广西先后出台多项措施,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补链强链,推动形成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融通发展的局面。

  2021年以来,广西累计培育187家龙头企业、30家链主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自治区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7家。

  探索“变量突破” 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

  绿色转型事关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广西稳步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努力将绿色低碳这个“重要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广西铝资源丰富,电解铝产能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广西百色广投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铝车间内,生产热火朝天。经过技术改造,公司一吨铝水耗电量从过去的13650度降到13250度。

  “别小看这400度电,公司电解铝年产能20万吨,一年下来可节约用电8000万度。”公司生产运行部主任龙寿庭说。

  被锻造得火红的钢坯以每小时百公里的速度从辊道线上“飞速”输出,被送进水冷系统后,只需几十秒,颜色就从火红变为正常。连铸机上火花四溅,生产设备24小时高速运转,数字化控制中心精准把控,确保生产高质高效。

  这是梧州临港经济区的金属新材料基地精品高效钢材生产项目。“各生产工序全面配备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设施,实现污水零排放、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固废综合利用率达100%,基本做到‘吃干榨净’又‘变废为宝’。”项目总经理助理王新茹说。

  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创新铜冶炼工艺技术,实现生产废水100%循环利用,并延伸出硫酸、白银等副产业链;广西太阳纸业有限公司采用先进技术实施绿色化改造,实现废水零排放……越来越多企业向“绿”生长,打开发展新空间。

  2021年以来,广西重点行业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升级,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年均降低15.9%。2022年广西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下降5.5%。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