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白茫茫”变成“金黄黄”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让“白茫茫”变成“金黄黄”

来源:人民日报2023-12-12 10:49

  加强综合开发、修复利用,充分释放盐碱地作为“潜在粮仓”的价值

 

  盐碱化被称为土地“顽疾”,因土壤含盐量太高,农作物低产或无法生长。前不久,记者来到河北沧州南皮县探访盐碱地,映入眼帘的却是今年丰收的一堆堆玉米。原来,得益于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这里的连片盐碱地由“白茫茫”变成了“金黄黄”。

  从国情来看,我国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底我国盐碱地共1.15亿亩。唤醒这一“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让盐碱地变成米粮川,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着眼未来,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改造提升盐碱地,需要抓住降低土壤含盐量这个关键。以往采用的灌溉淡水、淋洗地表盐分等方式,成本高,淡水消耗量大,难以持续。怎么办?既然不能一直用淡水“洗盐”,不妨尝试用“咸水”“微咸水”。在南皮县,科研工作者利用当地地下咸水资源丰富的特点,采取咸水结冰灌溉、微咸水灌溉等方式,结合水盐运行规律改良盐碱地,成效显著。相比2012年,平均每亩地节约淡水60多立方米、增产粮食100公斤。改造盐碱地,因地制宜很重要。分区分类分析盐碱地开发潜力和支撑条件,坚持生态和生产、治理和利用、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方能科学有序治理好盐碱地。

  让盐碱地打出丰收粮,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有机质的积累、盐碱物质的淋洗、土壤生物活性的恢复、作物适应性培育……土、肥、水、种等环节,都至关重要。近年来,一些地方坚持“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进行了有益尝试。比如,宁夏推动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合作,以微生物和牧草种植相结合的方式修复盐碱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团夏河镇,抓好水肥一体化管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有效改良了土壤。驱盐化碱变良田的实践表明,坚持治水、改土、改种协调推进,强化水源、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才能汇聚合力,让盐碱地“活”起来。

  向盐碱地要食物,还要向特色农业要效益。河北黄骅不断拓展“旱碱麦”产业链,从小麦种植、收获,到收储中转、面粉生产,实现了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山东东营利用滨海盐碱荒地种植饲草,打造黄河口滩羊产业园。这里的羊群喝着天然弱碱水、舔舐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碱土和盐巴长大,肉质鲜嫩,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立足地情求突破,转变思路谋发展,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业态,才能将盐碱地的天然劣势转化成特色优势。

  在黄骅,蒸制面花是一项传统习俗;其造型美观、寓意吉祥,主要原料是旱碱麦面粉。只要功夫下到位,盐碱地也能种出好粮食。加强综合开发、修复利用,充分释放盐碱地作为“潜在粮仓”的价值,必将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张腾扬 作者为本报河北分社记者)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