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廿载实践,在象山县人民政府和象山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宁波海洋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与国内外业界领军专家交流合作,立足产教融合,致力于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自主研发渔民考培一体化系统,获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认可,成为中国渔民培训的金标杆。
全景实操 精准打通发展堵点
“老师你看,我特别中意这个培训的机器,交关好!”近日,培训结束后,渔民老陈拉着培训老师的手不肯松,非要把学校研发的渔船号灯号型考培系统的设备买回家。购买未果,老陈带着自己的老兄弟一起来参观学校的先进设备,还给儿孙们在该校报了名,催着他们都来进修渔船驾驶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渔民培训偏重理论讲授,像老陈这样的学员虽然通过了考试,但在实际驾驶船舶和操控轮机时仍要从头学起。宁波海洋职业技术学校瞄准这一行业发展堵点,经过与渔业、教育等主管部门及高校专家的多轮研讨修改,历时十余年,编制完成了渔民培训实操大纲,并配套编写了船舶驾驶类、轮机类等各系列岗位各个科目的实操考试题卡、赋分办法,2014年浙江省渔业船员技能提升工程“理实一体化”考培模式试点落户该校,并取得显著成果,随即在全省推广使用。
2021年,宁波海洋职业技术学校率先研发并投入使用“渔船号灯号型考培系统”,取得了农业农村部、省、市渔业相关部门和渔民兄弟的一致好评。“我们与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达成合作共识,采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了渔船号灯号型考培系统,让学员们从原来的‘黑板实操’切换到身临其境的‘现场实操’,学员更易将所学知识转化为适任技能。”该校负责人自豪地说。在该系统试运行期间,该校学员的号灯号型考试合格率便从以往的60%提高到95%以上,学员们上船就会操作。
分段学习 精准对接学员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象山县教育局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本地渔民纷纷上岸转行,而从中西部地区来的新渔民们成了沿海捕鱼业的主力军。仅宁波一地,每年就需要渔业船员近3万人,其中新增船员近4000人。这部分人员流动性大,学习能力有限,急于在开渔节前持证上岗,常常来不及在宁波本地培训考证,所以一度出现“持证的不下海,下海的不持证”的怪现象,严重影响了渔业安全生产。
为此,象山县人民政府、象山县教育局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作,争取省、市渔业管理部门的支持,把渔业普通船员培训考试的理论部分前置到线上。在此基础上,宁波海洋职业技术学校与宁波某公司合作开发了相关APP,让全国各地的学员都可以在当地先期进行线上学习。学员完成六个项目的规定学时并通过线上测试合格后,再入校进行实操学习,学员的培训周期大幅缩短。
近年来,象山县教育局坚持服务产业经济跃升、服务民生供给的导向,稳步推进省市民生实事工程,建强公共培训服务平台,今年已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454人次。“未来,随着宁波海洋职业技术学校与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共同研发的渔船柴油机模拟器等5个系统投入应用,中国渔民培训的最后拼图也将补充完整。”象山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陶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