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资金供给有力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小幅上行
首页> 经济频道> 焦点 > 正文

资金供给有力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小幅上行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3-12-04 09:44

  近期,各地集中启动新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在建项目也加快建设进度。专家预计,在专项债资金及银行配套贷款跟进支持下,年底前一些基建项目将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年底前5000亿增发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也会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预计年底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稳、小幅上行。

  近日,C6008首发动车组列车缓缓启动驶出茂县站,川(四川)青(青海)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川西北迎来了首条动车线路。

  据了解,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兰州、西宁至广州通道的组成部分,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各参建单位高效推进工程建设,确保了工程如期建成。该线路开通运营后,川西北高原正式进入“动车时代”。

  中长期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中兰(西)广高铁通道的组成部分——西成铁路四川段也按下了项目施工“快进键”。近日,由中铁二局承建的西成铁路包座隧道一号斜井正式挑顶进入正洞,这是四川段首次由斜井进入正洞进行施工。

  “该隧道斜井为Ⅰ级风险隧道,需克服高寒、涌水、岩体软质等难点问题。项目部加强全过程隧道监控量测和地表沉降观测,确保隧道施工顺利推进。”中铁二局西成铁路项目部负责人对记者说。据悉,新建西成铁路全长832.9千米,其中四川省境内新建长度172.6千米,设计时速200公里。建成后,将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此外,记者了解到,当前多地正抢抓增发国债等机遇,围绕重大水利、应急装备设备、城市防洪排涝等领域谋划新一批重大项目。部分地区已经展开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重大项目投资量大、关联度高,对投资的带动作用明显。今年以来,大项目投资贡献率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7.0个百分点;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前三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不仅是稳投资的“压舱石”,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顶梁柱”。在近期多地密集开工的四季度重大项目中,产业项目成为重中之重。

  11月24日,西安市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69个项目总投资457.26亿元,年度投资57.87亿元。其中,产业项目41个,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及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达30个,主要有高新区高科智慧智造基地项目、经开区PEM电解水制氢用钛纤维气体扩散层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灞桥区航空智能仿真研发基地项目等。据介绍,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将有效促进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优化全市产业结构。

  青岛11月25日集中开工的64个重大项目中,涵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其中,创智绿谷数控智能机械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4亿元,主要从事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等业务。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物流机器人算力水平,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0%以上。

  记者了解到,下阶段,相关部门还将积极做好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各项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快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专家表示,展望后期,随着专项债等资金加快投放使用,年底前一些基建项目将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投资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各地在批准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35192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重点领域建设。“从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前10个月已完成全年新增专项债限额的92.6%。而从投向来看,今年以来发行的新增专项债投向基建领域的占比超过六成,对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拉动基建投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说。

  与此同时,从日前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到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均提到支持包括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三大工程”建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期财政政策稳增长明显发力,年底前会有5000亿加发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主要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同时,银行配套贷款也将跟进支持,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预计年底前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稳,或有小幅上行可能。“今年以来实际基建投资增速偏强,前三季度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达到6.0%,背后是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的背景下,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核心的基建投资需要保持较高增长水平。这是现阶段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一个重要发力点。”(记者 汪子旭 萧永航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