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玉米单产连创新高 河南秋粮增收已成定局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玉米单产连创新高 河南秋粮增收已成定局

来源:经济日报2023-11-30 10:04

  本报郑州11月29日讯(记者夏先清 杨子佩)漯河市舞阳县玉米单产超1000公斤;周口市商水县10万亩玉米示范方单产1053.82公斤;鹤壁市淇滨区玉米新品种亩产1171.4公斤……秋收以来,河南大地粮食高产纪录不断被刷新。

  今年,河南多地小麦生产遭遇“烂场雨”,导致夏粮减产。“今年玉米大丰收,好多地块单产超2000斤,创历史纪录,‘以秋补夏’的目标实现了。”在河南周口市淮阳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晒粮场上,白楼乡种田“老把式”董林抓起一把金灿灿的玉米,脸上露出了笑容。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想要实现丰收,重点在于高标准农田。

  在周口市淮阳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沟渠纵横交错,一个个长数百米的巨型自走式喷灌机分布在田间。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在田、土、水、路、林、电、技、管、气象等方面实现综合配套,实现旱能浇、涝能排。

  “新技术是‘以秋补夏’目标能够实现的关键。”在周口市农科院实验室,该院玉米研究所所长陈国立指着玉米籽粒对记者说。在农田标准化基础上,玉米使用增密种植技术,平均亩产900多公斤。

  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途径,但如何满足后期极大的水肥需求是个难题。

  “今年我们创新采用滴灌技术,通过水肥一体化实现精准分次施肥,控制玉米各阶段生长情况,让穗位变低、抗倒伏能力增强,增产也就成为必然。”陈国立说。

  据介绍,周口市在商水县1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和淮阳、郸城等县市区的7个玉米单产提升地块铺设滴灌带,建立一批万亩示范方、千亩攻关田、百亩高产田,实现玉米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新突破。

  如今,许多河南村民都将耕地交由合作社代种代管代收,不仅粮食产量提高、效益增加,还能在合作社或周边企业务工。“农民把土地托管给我们,每亩可增收200元以上。”在周口市沈丘县金丰公社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大院内,收割机、播种机、旋耕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设备一应俱全,正在统计农机工作量的公司负责人赵建峰说。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处长魏国强介绍,秋粮增收已成定局,用群众的话讲“玉米棒多、棒大、不秃尖”,秋粮单产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在夏粮减产52.6亿斤的情况下,做到了“以秋补夏”。

  为扎实做好今年秋粮收购工作,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稻谷最低收购价准备,共准备收购仓容335万吨,收购资金70亿元,预计收购量110万吨。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 “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吸引观众观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