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推动高校财会类专业“新文科”建设,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11月19日,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财经学院承办,教育部会计信息化课程虚拟教研室、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2023年度重庆市大学生会计信息化竞赛”决赛在重庆财经学院举行。
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锻炼了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复杂财会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字技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意识,而且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将计算机技术融入财会类专业教学,适应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推进重庆市高校财经类专业“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推动实现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竞赛组委会从比赛方案拟制开始,就确定了“三去”“三基”“三实”的比赛原则。
“三去”即去商业化、去表演化、去标签化。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影响,学科竞赛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关注,目标端正、组织良好的学科竞赛,能够为参赛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探究兴趣和拼搏精神。去商业化即竞赛不以产品推销为目的,不收取比赛报名费,不接受商业化赞助,不进行商业化广告宣传,不使用商业化成熟软件。去表演化是指此次竞赛在比赛方式上,禁止使用简单的“点点点”会计核算软件,禁止使用老师或其他人员的作品或成果;在案例设计上要求学生采取开放式和创新式的非标准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决赛阶段,采取谁参赛谁答辩,谁设计谁答辩,真正体现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去标签化就是比赛内容不追求时髦,不追捧热点,去除概念化、标签化名词,更多地强调基础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基”是指基础财务理论、基础财务知识、基础信息技术。举办重庆市大学生信息化竞赛目的就是要强化学生对基础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强调用技术创新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竞赛对推动高校财会类专业“新文科”建设,推动高校“技术+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对会计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基础财务理论方面,竞赛围绕企业战略环境与业务环节经营分析、企业财务指标分析、企业内控及风险预警分析、财务大数据分析及诊断等内容,考核学生对财务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基础财务知识方面,竞赛要求所有的选手以真实的企业运营开发设计案例,内容包括进销存管理系统、账务管理系统、经营决策支持系统、税务风险管理与数据分析系统、采购与付款循环辅助审计系统等,重点考核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复杂财会审计问题的能力。在基础信息技术方面,竞赛要求选手针对财务数据库管理的底层逻辑与架构为应用场景,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即案例实、过程实、成果实。大赛采用竞赛社区模式,参赛团队以市场主体的角色进入竞赛社区,借助竞赛社区提供的各类资源,以真实企业为背景设计案例,数据分析和开发设计注重比赛成果的转化性,通过场景化应用提升学生对技术赋能财务管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过程实,竞赛分为校赛、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历时4个月。在竞赛的每一个阶段,组委会都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参赛作品的真实性和比赛的公平公正性。成果实,竞赛立足现场实践、突出项目特色。在竞赛中,学生需要进行现场调试、运行和实物展示,不仅要“想出来”,更要“做出来”。(贺高祥 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