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眼下正值秋耕秋种关键期,连日来,云南省西盟县各乡(镇)抢抓当前晴好天气,扎实开展无筋豆整地、播种、管理等一系列农业生产工作,力争将无筋豆播种在适播期内,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景象。
在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的无筋豆种植基地里,农业机械来往穿梭,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翻地、开沟、施肥、覆土盖膜、放种,忙得不亦乐乎。从高空俯瞰,一道道覆盖好的地膜仿佛大地的琴弦,构成一幅美丽的秋种画卷。
“永业村是2020年开始引进无筋豆种植的,当时面积只有64亩。这几年,很多老百姓尝到种植无筋豆的甜头,也跟着一起种,每年种植面积都在增加,去年我们村种植了250亩,给老百姓带来了83万元的经济效益。”据永业村村委会主任岩江介绍,今年,永业村共种植无筋豆287亩,预计产值达到100万以上。
近年来,西盟县坚持“农闲田”变为“增收田”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引进无筋豆等“订单式”农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民发展冬农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们村无筋豆产业通过联农带农的工作机制,企业负责投入肥料、种子、薄膜等物资、种植技术以及产品回收,老百姓只出土地、劳力、豆架和劳动工具就行了,投入的劳动力成本会比较低,经济效益比较高。”岩江说。
由于立体性气候的差异,西盟县各乡(镇)的无筋豆种植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的无筋豆长势也不同。
在西盟县新厂镇新厂村的无筋豆种植基地里,无筋豆种植已是另一番景象。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无筋豆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开花坐果关键期,豆农们穿梭在一排排的豆架间,做好引藤上架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促进开花坐果,提高产量。
“我家种植无筋豆四年了,每年种1亩多,能卖7000多元,产量好的话可以卖到8000多元。过去冬闲田主要播种小麦,但产值没有无筋豆好。”西盟县新厂镇新厂村一组村民李霞说。
作为新兴的冬农产业,无筋豆种植充分利用了水稻收割后的冬闲时节,由于生产周期短,形成了“水稻+无筋豆+无筋豆”一年三种的模式,提高了土地亩产值和土地利用率,成为冬农作物调整结构、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让西盟群众尝到冬季农业的“甜头”。
“我原来在外面打工,现在回家来种无筋豆,去年种了2亩卖了9000元,今年无筋豆长得更好,收入应该也很好。”西盟县新厂镇新厂村三组村民岩巩仕林说。
据了解,2022年,西盟县无筋豆种植面积1070亩,总产量170万公斤,平均单产1593公斤,产值340.9万元。随着无筋豆种植规模、产值效益的有效提升,有力带动了西盟县群众增收。目前,无筋豆种植深受群众喜爱,已经逐步替代传统种植方式,成为全县冬早蔬菜产业开发中的重要产业。2023年,西盟县预计种植无筋豆1165.4亩,目前正陆续进入种植期。
“无筋豆产业是我们西盟冬农开发产业的重点之一,通过这几年的种植,老百姓的种植技术比较成熟,销路也相对稳定。今年我们实施了285亩的无筋豆示范基地种植,下一步,我们技术人员将与企业协同技术指导,超前配套相关种植物资,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有效推动无筋豆产业高质量发展。”西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娜汉说。(艾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