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直以来,民间流传着“十块陈皮有六块来自浦北”的说法。如今,这一散发着清新柔和香味的“小陈皮”,正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三产融合,已逐步发展成为富民兴县的百亿“大产业”。广西钦州市税务部门聚焦陈皮产业涉税需求,积极开展助企纾困系列主题活动,深入果园、车间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帮助陈皮企业及时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用“税力量”为陈皮产业发展壮大添力赋能。
推陈出“青”,老柑树挂满“致富果”
广西钦州市陈皮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浦北全县大红柑种植面积累计12.57万亩,鲜果总产量达11万吨,产值超5亿元。
“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民增收,都过上好日子,税务部门要‘保驾护航’。”浦北县税务局龙门税务分局副局长马强说道,他正一边讲解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一边忙着帮果农疏枝。为了让各项税收政策和便民举措落到实处,钦州市税务部门组织业务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面对面宣讲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增值税、稳岗补贴等扶持政策,帮助果农和企业了解政策动态,坚定发展信心。
据统计,目前浦北县从事大红柑种植和加工的群众多达2万多户。大红柑全身都是宝,微果制“胎柑茶”,小果制“柑普茶”,熟果制“陈皮”。丰收季节,家家晒“黄金”,闻香识陈皮。正是得益于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浦北县陈皮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像容家武一样的农户,在自家门口就轻松拥有了这份“柑”甜事业。
税惠滴灌,小陈皮做成“大产业”
依托种植面积、老树品质远超其他陈皮产区的优势,浦北县规划建设陈皮产业园,并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植、品牌系列研发、综合文化旅游等多种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陈皮附加值,构筑生态、健康、富民的大农业产业格局。
据了解,浦北陈皮产业园已进驻企业12家,陈皮及其延伸产业链加工企业达100多家,陈皮年产值已突破30亿元。陈皮系列产品已覆盖药、食、茶、酒等多个品种,预计到2026年大红柑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以上,并实现陈皮三产融合发展,产值有望超100亿元。
“税务部门很关心陈皮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公司总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解读,让我们对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打响浦北老树陈皮品牌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浦北县陈皮协会会长陈能浩表示道,他坚信在国家助企纾困系列政策的帮扶下,浦北陈皮产业必定大有可为。
春风送暖,税力量绘就“好枫景”
南方的秋季正值天高气爽,走进浦北陈皮产业园,宽阔的晾晒场上晒满了小青柑,经过了清洗、开果、填茶等工艺流程后,一排排小巧玲珑、圆润饱满的小青柑正肆意地享受着“阳光浴”,到处弥漫着其独有的甘醇清香。
为了服务这一特色产业发展,钦州税务部门紧盯陈皮行业发展动态,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深入果园、车间问需问计,听取果农和企业在融资贷款、市场开拓、税费政策等方面的需求,“一对一”现场解答企业税费疑难。
响应诉求、解决问题,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重要之举。据介绍,浦北县税务局目前正在陈皮产业园筹建“枫桥式”税务分局联络站,由青年骨干入驻站点靠前服务,专人跟进陈皮企业涉税诉求,实行个性化辅导和定制服务,帮助企业快捷办理税费业务,及时化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为民服务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浦北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庞子林表示,该局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弘扬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深化“远程帮办”“亲情陪办”等特色服务举措,为陈皮行业果农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税收服务,助力浦北陈皮产业焕发生机、发展壮大。(肖玉根 郭璋叶 孟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