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来源:光明网2023-10-09 09:00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 金昱希)徜徉乡村风景,领略大美河山,亲近自然;沉浸旅游景区,体验风土人情,开阔眼界;漫步休闲街区,购置心仪好物,放松心情……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许多人选择在出行中欢度节日、畅享生活。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2023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相连,形成了调休后的8天超长假期,加上杭州亚运会和政策效应的叠加影响,形成了有统计记录以来热度最高的假日旅游市场。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2023年10月4日晚,游客在广西柳州市窑埠古镇龙城阁前游玩。(黎寒池摄/光明图片)

  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的一扇窗口。中秋国庆期间,全国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消费需求充分释放。假日消费的蓬勃活力,折射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为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 文旅市场恢复势头强劲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无论是旅游景区的人头攒动,还是夜市小吃的灯火通明,都是对这组数据的直观反映。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2023年10月1日,北京,天坛公园游人如织。(王福建摄/光明图片)

  在北京,河湖热点区域约有510万市民游河,其中,亮马河、凉水河、妫水河等河道周边游客较多,日均游河人数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近一半;在云南,以景迈山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十分火热,全省乡村旅游出游1800.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1.03亿元;在四川,部分核心景区持续重现“客满”盛况,全省纳入统计的857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共接待游客3759.5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01.03%。

  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热门景区消费活跃度持续高位运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小众”城市成为了热门旅行目的地,“热点更热、冷点不冷”现象突出。去哪儿旅行网数据显示,假期“小机场”旅客量上升明显,飞往辽宁丹东、广西河池、浙江舟山的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三成以上。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2023年9月28日,杭州市“庆亚运 迎双节”钱江两岸主题灯光秀,绚丽多彩,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周方玲摄/光明图片)

  与此同时,文化和旅游活动深度融合成为亮点。杭州亚运会举办正值中秋国庆假期,这场体育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飞猪旅行网数据显示,杭州、宁波、金华、湖州、温州、绍兴等城市酒店及民宿的预订间夜量较2019年增长超60%。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备受关注,多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北京、内蒙古、上海等地上演,为观众献上一场场视听盛宴。此外,各地特色鲜明的赏灯观月、文艺表演、巡游、音乐节等活动,有力拉动文旅消费。

  “从游客平均出游距离、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旅游消费结构、自驾游比重,以及游客满意度等微观结构性指标来看,旅游经济开始步入市场内生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稳步转入理性繁荣的新阶段。”戴斌表示。

  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同比增长94.7% 供求双向激活消费潜力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消费市场人气旺、活力足,销售平稳较快增长。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前七天,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同比增长94.7%,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64%。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2023年10月1日,在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街道的融创茂,前来购物的顾客络绎不绝。(孙凯芳摄/光明图片)

  销量增长的同时,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绿色、健康、智能等成为假日消费市场关键词,商品销售明显增长。一些电商平台新风空调、节能热水器、智能扫地机等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倍以上,部分家居卖场智能及定制家居产品热销。

  个性特色、互动体验型服务消费需求同样持续增加。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两成,重庆、杭州、武汉同比分别增长30.3%、19.3%和16.3%,团圆家宴、亲朋聚餐、婚庆喜宴等成为餐饮消费热点。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近七成。杭州亚运会、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网球大师赛等体育赛事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观赛。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2023年10月4日,游人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一家夜集享受美食。(蒋友亲摄/光明图片)

  紧跟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各地也不断提升优化供给质量,丰富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节日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以深圳为例,新模式拉动了消费增长,“今年‘双节’期间,消费者通过短视频、直播间下单的比例也提高明显,商家对于在假期进行营销、吸引消费者消费兴趣十足。部分商家在节庆期间特别推出国庆套餐,并通过持续达人探店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吸引顾客,通过平台‘兴趣推荐’吸引用户。” 据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千千惠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合作的深圳周边农家乐在节庆推出灯会活动,并同时进行了62场直播,带来了近40万的销售额转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将持续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重点活动,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为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贡献力量。

  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3% 消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国家税务总局对中秋国庆假期全国相关行业销售收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3%。

  澎湃的市场活力离不开消费政策的集中支持。这个假期,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策划“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主题,推出149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带领游客一起走进美丽乡村,赏秋景、享秋实;推出北京市798艺术区等69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代表工业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满足游客的个性需求。

  江苏、湖北、宁夏、重庆、内蒙古等地推出发放文旅消费券和门票特价等举措,激发游客消费热情。江苏盐城发放1.1亿元文商旅消费券释放消费潜力;湖北联合携程发放武汉、宜昌等14个湖北地市的文旅消费券,核销金额达到千万元级别;内蒙古制定“秋季旅游专列、包机和招徕区内外游客”奖补政策……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2023年10月4日,游客在南京市老门东景区一家餐厅品尝金陵风味美食。(方东旭摄/光明图片)

  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好前期已出台的家居、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促消费政策,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同时,还组织开展“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消费节”等重点活动,推出“情满中秋 礼迎国庆”“诚信兴商 信用惠民”等消费场景,活跃消费市场。

  贵州启动“2023年多彩贵州金秋购物节”系列促销活动,节日期间,为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持续发布“消费购物指南”,联动各市州、企业、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假日促销活动。银联商务监测数据显示,节日期间,贵州省消费金额420.48亿元,同比增长27.15%。宁夏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170多场次,发放6000余万专项促消费资金,精准发放消费券、惠民券等,让实惠直达消费者。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深入组织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促消费活动,着力提振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接下来,将继续聚焦重点,多措并举,拓宽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改善消费条件,激发消费市场更大动能,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2023年10月1日,在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街道的一家综合商超,前来购物的旅客正在挑选服饰。(孙凯芳摄/光明图片)

  中秋国庆假期的消费热潮,可以看作我国经济动能澎湃的注脚。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必将激发更加强劲的消费势能,展现我国经济更加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 浙江金华:推进乡村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全覆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