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27日,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朝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承办,北京朝阳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支持的“更朝阳 新朝阳 更新朝阳”2023年北京朝阳城市更新论坛举办。
自2021年以来,朝阳区共有16个城市更新项目入选市级示范项目,居全市首位,为北京城市更新贡献了“朝阳经验”。本次论坛,设置1场年度峰会和金融活水赋能城市更新、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2场平行论坛,全面展示朝阳区城市更新方面的实践成果,探索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超大城市更新行动的“朝阳模式”。
在市民生活品质、公共空间品质、城市风貌品质、区域功能品质
形成四种城市更新“朝阳经验”
老旧厂房变身751D·PARK、“百脑汇”电脑城升级为美克洞学馆,亮马河蝶变成国际风情水岸……近年来,朝阳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立足于以城市更新为引领,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自2021年以来,朝阳区共有16个城市更新项目入选市级示范项目,居全市首位,为北京城市更新贡献了“朝阳经验”。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红杰作“更朝阳·新朝阳·更新朝阳”主题报告,并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进行了推介。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朝阳区多措并举推进城市更新,在市民生活品质、公共空间品质、城市风貌品质、区域功能品质提升四个方面形成了城市更新的四种“朝阳模式”。推进老旧小区有机更新,让百姓“住有宜居”,全市首个拆除重建项目-建外光华里5、6号楼项目原地重建实现了“老楼焕新生”,为同类型房屋通过进行解危排险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探索模式,形成有复制推广价值的“朝阳经验”;推进存量空间换新重塑,让百姓“创有宜业”,依托老旧厂房,推动一批工业遗存化身751D·PARK、中关村电子城IC·创新中心,以城市更新再造创新空间。推进商场商圈提质升级,让百姓“营有宜商”;推进以美克洞学馆、SKP-S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改造,升级商业消费新场景,推动整个区域文化、经济双发展;推进区域环境品质提升,让百姓“逛有宜游”,以人为本建设公园城市,43个公园全面开放,全线贯通从奥森到望京、再到朝阳公园35公里绿道,建成首都绿肺-温榆河大尺度生态公园示范区,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亮马河实现6公里通航,形成1河2湖24桥景观。
峰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朝阳分站”计划发布;举行了朝阳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数字智谷产业园”和“住总丽景嘉苑”签约仪式。建行北京朝阳支行、工行银行朝阳支行、农业银行北京朝阳支行、招商银行北京自贸试验区商务中心区支行等12家金融机构集体电子签约发起共建“朝阳区城市更新金融服务平台”;朝阳城发集团 、朝阳文旅集团 等10家单位集体发起共建北京朝阳城市更新促进会。
做活“水文章”激发“水经济” 专家把脉问诊 引导城市更新行动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要活动之一,在金融活水赋能城市更新、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专题平行论坛上,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等,从不同角度切入主题,为朝阳区城市更新出谋划策、把脉问诊,为“五宜”朝阳建设赋能增势。
平行论坛上还邀请金融界、水务界、产业界、学术界等,围绕城市更新的投融资机制、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等方面进行分享,共同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实施路径。(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