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国城市绿色出行“智慧”模式加速升级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我国城市绿色出行“智慧”模式加速升级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3-09-20 09:36

  从交通大脑的最强测算到公交地铁的科技武装,再到慢行系统的改造提升,城市绿色出行“智慧”模式正在加速升级。

  走入北京公交大厦四层智能调度指挥中心,迎面是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运营线路2055条、工作车数20252辆、超641万人次客运量……密密麻麻的数字、纵横交错的线路展示着这个城市交通的繁忙。

  在区域智能调度监控界面,调度员不仅可以远程看到线路发车信息,还可以监测运营车辆的分布情况,点中任意车辆就可以调取车载视频,实时查看道路通行、站台候车乘客、车辆满载等诸多情况。当出现道路拥堵或者突发情况时,调度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合理的调度措施,确保线路运营秩序的正常。

  “2019年开始实施区域智能调度改革后,我们将原来的700余处场站分散调度全部整合到41处区域智能调度中心进行集中调度。发车模式从传统的面对面发车转为远程调度发车,调度员人数降低了48%,但每名调度员调度线路由原来2.2条至2.4条,提高到4.5条。调度车次由原来240次左右,提高到450次左右,运营效率提高了近1倍。”北京公交集团运营调度指挥中心业务主管刘宇介绍说。

  这是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当前,智慧交通已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实践最为活跃的领域,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以“更聪明”的城市出行,引领交通发展方式转变,赋能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9月19日,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2023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在北京启动。在启动仪式上,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扬指出,人享其行是交通追求的目标,绿色低碳是交通发展的底色。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绿色出行正成为社会时尚,公交优先已成为城市的发展需要。

  出行不仅更绿色,也更便捷。数字技术引领城市公交服务创新升级,公交智能调度不断强化,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移动支付、乘车健康码同步等技术全面应用,全国32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积极探索发展出行即服务(MaaS)新模式,为市民提供整合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全流程的智慧出行服务。

  以北京为例,2019年推出国内首个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平台。2020年,推出了基于MaaS平台的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市民采用绿色出行即可获取相应的碳减排量,兑换多样化奖励。截至目前,日均服务绿色出行450万人次,碳普惠累计碳减排量近40万吨。今年还启动了MaaS2.0建设,升级以碳为核心的多维激励,进一步增强绿色出行的转化率。

  “近年来北京加快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加大公共交通设施供给,加快实现轨道公交一张网、一张图,推动慢行与公交地铁融合发展,以智慧赋能提升绿色出行服务水平。2022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了73.4%。”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徐会杰介绍说,下一步北京将继续优化完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全市绿色出行比例和水平,力争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7%。(记者 王璐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闭幕

  • 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天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