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三秦大地的产业经

来源:经济日报2023-09-14 09:43

  9月,各地进入了收获季节。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遍秦岭南北,发现陕西各地都有自己的致富经:延安市南沟村栽植苹果和樱桃,将遍地黄土的山沟变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眉县猕猴桃出口26个国家和地区……勤劳质朴的陕西人用智慧和汗水,将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书写在乡村广袤大地上。

  在延安市洛川县,“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等“苹果元素”随处可见。在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中心的示范园内,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树都罩上了薄纱状的防雹网,根部覆盖着保墒的黑色地膜,还铺设了智能节水喷灌系统。在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延刚果业智能化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全自动智能分选线前忙碌。这里能给苹果做“体检”,苹果的颜色、大小、糖度、瑕疵等指标一目了然,经过清洗、分拣、包装等工序,运往全国各地。

  洛川县委书记张继东介绍,洛川是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去年苹果综合产值达130多亿元,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7万元。全县89%的果农收入在10万元以上。这里的工人都来自附近村庄,他们农忙时照料自家果园,农闲时到工厂打工。

  除了打工和种植收入,还有农民做起了苹果电商,全县有8800家电商微商在运营。张继东说,产业的振兴改变了乡村面貌,“村民钱包鼓了,村容村貌和生活品质都有了大变化”。洛川实施了农村旱厕改革和垃圾治理,废弃农膜也能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回收再利用。

  宝鸡市千阳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在千阳县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在缝制虎头帽。花鸟虫鱼、民间故事、婚丧嫁娶、民俗节庆等主题,在绣工手下透出鲜活的生命力。

  刺绣已成为千阳县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产业,各镇村采取“协会+合作社+绣娘”的模式,引导21个刺绣合作社,带动1.2万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2022年,全县销售产品680多万件,产值8600多万元,人均增收3500多元。“合作社没有上下班时间要求,绣娘有时间就来领取材料,回家缝制完成后交回,领取计件工资。有的社员学会操作电动缝纫机后提高了产量,月工资增长到4000多元。”太阳鸟合作社负责人李惠莲介绍。

  还有的乡村吃上了“旅游饭”。入夜时分,记者随着人流来到咸阳市区西北方向30多公里的袁家村,只见各色民宿、精品客栈、小吃店、酒吧、艺术品小店鳞次栉比。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说:“这是我们精心打造的‘关中印象体验地’。”石板路两侧是各式仿古建筑,耳边不时传来地方戏高亢婉转的曲调。69岁的西安市民徐志昂正在和老伴遛弯:“我们都很喜欢这里的特色民宿,已经是第三次来这里了。”

  上世纪70年代,袁家村因白灰窑、砖瓦窑、水泥厂而兴,粗放的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21世纪初,袁家村人从几家美食店起步,转型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增收问题,还带动了周边的农户。目前年游客接待6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0万元以上,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刘 蓉 雷 婷)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