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潍坊企业家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潍坊企业家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来源:潍坊融媒2023-09-12 15:04

  日前,潍坊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峰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是国际学术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科学组织,其院士获得者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科学家和学者,现有院士400多名,包括35位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奖、哥白尼奖等世界著名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多位中国两院院士任该院外籍院士。

  一位民营企业家,获得含金量如此高的荣誉,在全国都不多见。8月30日,在潍坊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王立峰笑着说:“奋斗的过程更重要,至于荣誉,拿到了就忘记它,然后继续爬坡过坎、闯关前行。”

  力创科技在创立初期是一家做电控设备的企业,在13年的发展中,深耕行业,致力于实现进口替代。在“苦练内功”的过程中,企业立足电控设备,向上下游领域延伸,做到了行业领先。目前,力创科技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牵头制定单位,拥有知识产权577项,发明专利277项,集机、电、液、磁关键技术研发于一体,拥有一批突破性技术成果。

  探寻力创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底层逻辑,大道至简:一是有信念,坚信做有利于国家发展与民生幸福的事情就必然会成功;二是做科研要有耐心与定力,做“时间的朋友”;三是涵养自己的产业生态,培养携手并肩的伙伴。

潍坊企业家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力创科技厂区

  把企业的目标放进整个民族的奋斗目标里,就能走得笃定从容

  初秋时节,在一片生机蓬勃的土地上,王立峰介绍:“今年新征地400亩,做拖拉机整机。计划今年10月出样机,元旦前批量生产,还没投产,目前就已经签了4万台订单。那些很炫的技术,我们拖拉机上都有,通过电子控制,拖拉机的性能系数将极大超越传统拖拉机,但价格是目前市面上进口产品平均价格的一半,相当于拿奥拓的价格买了台奥迪”。

  拖拉机有三大核心技术:发动机、变速箱和液压系统,这三点力创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具备做拖拉机整车的先发优势——

  发动机热效率国际领先:力创开发了集成电磁气体喷射阀、可变气门、智能热管理阀及电辅助复合增压系统的大电流驱动电路的ECU,开发了空燃比控制和多点喷射控制策略,实现发动机电控系统的集成控制。经过近三年来在近海和内河航运市场的产业化验证,发动机热效率稳定提升到52%以上,一举解决“内燃机气体与燃料精准管理”这个一百多年来的世界性难题;变速箱工艺好售价低:力创科技舍得投入,一次性采购了100台五轴加工中心,极大提高了工艺水平,利用一年时间将变速箱做到了产业化,成本降低了40%以上;

  自主研发的液压系统非常靠谱:不同于商用车,拖拉机是农具,是农民的饭碗,必须安全可靠,力创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液压系统使拖拉机工作效率提高了50%。

  以突破卡脖子的先进技术赋能传统农机,王立峰有情怀在里面:“我们要做一款中国农民自己的拖拉机。我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农民种地有多苦,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凭借公司生产的智慧农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那我这辈子都没白活。”

潍坊企业家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力创科技生产车间一角(资料图)

  力创在创业初期主要从事电控系统总成研发制造,拳头产品是气体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目前气体发动机电控多点喷射系统在全世界只有两种产品,一种是国内的,力创在做。另一种是国外的,有三家公司生产:美国的伍德沃德,德国的海因茨曼、贺尔碧格,都是世界级大公司。仔细比对这三家公司的产品,尽管外形差别很大,但是里面的结构几乎一样。可以说,国外三家采用的是一个技术方案,而力创是不同于他们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三家公司的产品相比,力创的产品性能指标能超越他们,但是成本更低、售价更低。

  这是力创科技在初创时期“创业团队”就达成的共识——“只参照,不模仿”,对标全球卓越,然后超越他们!

  “最初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但是我们团队都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在做的是科技的自主创新,我们坚信中国对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一定会越来越重视。我们做发动机的低碳排放,也正是因为坚信国家始终如一地重视环保,是这个奋发有为的大时代给了力创机会和舞台。”王立峰说。

  科创企业相较传统产业会面临更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但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国家的目标是国强民富。王立峰认为,制造业与国强的目标有关,做性能好又省钱的产品,又与民富的目标有关,把企业的目标放进整个民族的奋斗目标里,就能走得笃定踏实。

潍坊企业家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力创科技生产车间(资料图)

  十年磨一剑,坚守初心迎接穿越周期的成长

  从2010年创业之初,前10年,力创一直在做研发,力创进军与国外没有代差的气体机行业,这就需要真刀真枪地从燃烧学、流体力学这些真正的技术层面进行提升,这是力创团队的所长。

  “以冲刺百米的速度在跑马拉松,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汽油机行业和柴油机行业,我们与国外有20年的代差。我们深耕在这个行业,一次次地像小马过河一样摸索着前进。”王立峰说。

  就在力创历经十年耐心致力研发,终于“拨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国内发动机企业开始寻找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内燃机生产企业。

  因“国六”所有的电子元器件都要求可变、可控、可调节,要传输电信号,要能预警,还要求有故障的时候能报警,所以做电控和智能化的企业就有了机会。

  力创科技抓住了机会。

  机会来自十几年的技术积累,来自“一万小时定律”带来的质变。

  “深耕科技研发是种树而不种菜的策略。种菜是今年下种,今年吃菜;种树是为了结果子,可种树或许要很久以后,才能结果。做技术研发就要甘于坐冷板凳,要有一颗甘于寂寞的决心,不能期望今年投资2000万,明年就能营收10个亿。”王立峰说。

  功不唐捐,掌握了发动机智能热管理系统、天然气发动机电控多点喷射系统、压缩释放式缸内制动系统、VVT全可变气门系统、空气悬挂系统、氢燃料电池ATS系统等“卡脖子”技术后的力创科技,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经过时光淬炼,力创科技在行业细分领域中迅速成为高成长性引领企业。2022年,力创科技营收3亿元,是2020年的3倍,去年还实现了利润过亿元。

  力创科技在创业初期甘坐冷板凳,为的是掌握自己的原创技术,“真正的科技创新是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做企业要具有自主可靠性,要有自主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真正地给这个行业作出贡献。”王立峰说。

  坚守初心,迎接穿越周期的成长。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潍坊企业家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在力创科技的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雁行致远,利他共赢,涵养产业生态

  “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按规律办事。否则,工作就会搞不好或者走弯路。”王立峰善于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按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他的“行动指南”。

  “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做企业更是这样。初期我们专注练内功,打磨自己手中的利刃。后来客户给我们订单,我们就开始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尝试。做着做着,这些板块就全都起来了。就拿拖拉机来说,当时潍柴雷沃发来订单,我们就跟小马过河一样边试边走,试着试着发现也不难。在拖拉机上做液压,在工程机械上也是一样的原理,电控的技术是触类旁通的。”王立峰笑言,原来以为自己是“科创板”,是20亿收入、10亿利润的小公司,没想到经过三年发展,在做拖拉机的时候,顺道也把工程机械搞定了,现在做成一个百亿级产业了。

  观察一种新技术的未来,不能只看它是否先进,而要看它能否与市场匹配。只有能够与市场匹配的技术,才会有足够广阔的商业前景。

  力创科技这些“试着试着就成功了”的领域还包括集团下两家公司:做空气悬浮离心增氧机的鸿陆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以及做飞轮储能系统的博鼎储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我们早在去年就布局了增氧机,今年8月忽然订单猛增。未来海水养殖会是一个大市场,我们既然不经意站上了风口,开启了国内工厂化养殖的智能化元年,就准备将增氧机做成智慧养殖领域全国第一品牌。”王立峰介绍,传统鼓风机只是单纯的输送空气,力创科技研发的增氧机结合云动力智慧养殖平台可以根据鱼虾等海洋生物的成长习性智能调节水中的氧含量,根据水中的酸碱度、光照温度、湿度等进行智能关灯、换水等自动化操作。

潍坊企业家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力创科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产品设计。

  在王立峰看来,新能源的关键是储能。力创掌握了储能的三大核心技术,第一是具备对磁悬浮的主动控制能力,要把几吨的大轮子旋转起来,并达到万转,可以随时启停;第二就是PCS整流逆变,要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回交流电;第三就是储能的目的是并网,要跟国家电网并网,并网需要ATC自动发电系统,力创集团的电控板块就可以实现上述三点。

  纵观力创科技的产业布局,无不是在为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顺手解锁了新行业,而后立足这个新行业开疆拓土并将其持续优化。

  王立峰坦言,力创科技不是在做哪一种产品,而是在做赛道,做生态。

  “高新区管委会给予我们莫大的包容与支持,使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静下心来好好去做产品。我们立足潍坊,努力构建一个生机勃勃的产业生态,我们希望培养好的供应商,服务好合作伙伴,共建行业生态,以自身的不断向上攀登,全面加速伙伴成长。”这是王立峰自创业之初一以贯之的坚守。细化起来,力创这条与合作伙伴共建、共创、共赢的发展路径,是做强产品、做大市场、实现商业成功。

  “力创是一家根植于中国的全球化企业!”出身军人世家的王立峰总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力创科技秉承“让动力行业与世界互联”的企业使命,去实现补链者红利——只要你在重要产业的关键生产环节做出了本土创新,能填补空白,能帮助修补中国在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你的存在就增加了中国企业的安全感、中国经济的安全感。王立峰说:“中国企业出海,自带打造民族品牌的责任感,力创科技将始终坚持高端化发展,以技术和产品赢得市场,通过持续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及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彰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新力量!”(石莹)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

  •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福州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2024-10-17 07:15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2024-10-17 07:14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2024-10-17 07:14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0-17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