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洋河股份2023上半年营收218.73亿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洋河股份2023上半年营收218.73亿

来源:光明网2023-08-28 20:59

  8月28日晚,洋河股份公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营业收入218.73亿元,同比增长15.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62亿元,同比增长14.06%。

  在“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中国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当下,头部酒企表现依然稳健,聚焦品质、把握趋势的洋河展现出稳步前行的高质量发展态势。随着中秋国庆旺季来临,市场对洋河发展抱有更多期待。

洋河股份2023上半年营收218.73亿

  把握消费趋势

  积极拥抱年轻消费者

  洋河股份2022年度营收首次突破300亿元,在这样的高峰上,洋河稳中有进,2023中报依旧实现了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特别是二季度表现更为亮眼,实现营收68.27亿元,同比增长16.06%。在一系列数据之中,值得关注的还有,洋河在年轻化赛道上的独特优势。

  随着酒饮市场细分化与年轻消费群体成长为酒类增长的强劲驱动力,年轻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成为市场的主导者,而当下年轻人又主导了互联网传播。如何抓住年轻消费群体,也成为了白酒企业的一大课题。

  8月10日,京东、洋河联合在北京举办“赴梦之约·探索绵柔洋河”品鉴会。集洋河年轻化文创新品营销、白酒潮饮特调创新场景、线下体验互动于一体的“蔚蓝上饮潮物集”快闪落地京东集团总部,洋河新款冰淇淋、“闪闪发光的追梦人”系列盲盒手办、白酒创意特调等产品获得消费者关注。

  蔚蓝上饮做为洋河股份年轻化品牌标志,将重点突破年轻人与白酒文化的新链接,新方式,新场景,满足年轻化、时代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此前4月,洋河全新微分子酒亮相成都糖酒会,新品结合潮感外观与“低度高口感、香气有层次、味感更丰富、好喝不易醉”的全新味觉体验,打造出了更适合年轻人品味的个性化单品,树立国货新标杆。

  关注年轻人所关注的,打造年轻人所喜欢的,洋河正在以文化、科技为抓手,一步步带领年轻人走入白酒的文化世界、感受白酒魅力,培养新的消费群体。

  聚焦文化魅力

  全面激发品牌活力

  洋河酿酒,始于汉代,兴于隋唐,隆盛于明清,所制佳酿曾入选清朝皇室贡酒,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的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洋河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举重若轻、大有可为。

  洋河股份一直以来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用心、用情讲述中国故事,这也与洋河“梦想文化”的企业精神内核相契合,形成了与洋河品牌文化内涵相呼应的独立“文化IP”。

  洋河积极打造世界级酿造酒产区,不断提高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品质影响力,通过传承非遗技艺,举办封藏大典、开窖节等文化活动,不断传播中国白酒文化。洋河深入挖掘名酒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新亮点,将潮流设计与国风国潮创新结合,推出了贵酒世家、微分子等创新产品和“只此青绿”、“诗画中国”等文创礼盒,以更加年轻化、国际化的视角开创“未来感”白酒的新时代,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舞台倾注“名酒力量”。今年,洋河更是厚植敦煌文化,与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携手发起“敦煌守护计划”,支持敦煌石窟的研究与弘扬。

  在今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洋河·梦之蓝代表中国白酒款待中外嘉宾,向世界展示大国浓香的绵柔味道,展现中国白酒的独特美学,演绎民族品牌的时代精彩。

  此外,洋河还借助上合组织峰会、中美乒乓外交51周年、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之夜、梦想国际论坛、联合国妇女大会等国际大事件,积极传播中国酒文化,不断拓宽传播矩阵,深挖品牌文化内涵,拓展品牌价值,打造飘香世界的白酒“中国名片”。

  备战中秋国庆

  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目前,中秋国庆旺季在即,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小长假重合,宴席消费场次有望明显增加,市场对白酒消费复苏预期向好。

  迎战旺季,洋河股份也策划了丰富多彩的中秋国庆双节活动。洋河“中秋团圆梦 好运上上签”活动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启动,持续加大海之蓝(22版)、天之蓝(21版)、洋河·梦之蓝水晶版、洋河·梦之蓝M6+产品开瓶奖励力度,携手商家抢抓中秋旺季销售,为商家和终端盈利提升赋能,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作为消费的重要领域,美食美酒是市场活力和居民烟火气的最直接体现,随着政策助推,场景恢复,酒类结构性消费潜力正在持续释放。《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中秋、国庆两节的到来,酒类消费市场将逐步恢复,高端产品市场是品牌企业重点发力的方向,大概率首先走出低谷。

  而洋河的积极作为,结合产品优势、品牌优势、组织优势和改革势能,或将进一步推动全年目标的达成,并助力中国酒业不断穿越周期、迈上高质量增长轨道。(王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