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首页> 经济频道> 焦点 > 正文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来源:人民日报2023-07-24 09:18

  一分钟,有5辆新能源汽车在长三角地区下线,110片柔性显示屏在成都生产,45台冰箱、50台洗衣机、64台空调在合肥出厂;360吨货物经武汉阳逻港运送至38个国家……

  当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

  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进展。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恢复向好,持续改善。

  政策托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蹚新路

  天津滨海新区,“算力网络和安全可信计算实验室”正式揭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有了新支撑。

  广东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已完成课题1000余项,助力“超级钢”、高铁车轮等新材料、新产品研发。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蹚出新路。

  ——加强政策协同,形成体系建设新合力。

  走进位于安徽阜阳市的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硕大的设备源源不断地吐出“薄如蝉翼”的纳米晶软磁材料。用它做成的元器件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

  “这一切,多亏了政府部门的‘保姆式’服务。”公司负责人邓毕力说,阜阳市不仅帮忙配建厂房、解决用工需求,还提供融资担保,“首期1000万元的科创贷,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上海优化“市场主导、揭榜挂帅”机制,全力打好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广东实施专项行动,力争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升到35%以上;安徽创新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打造“投早投小投科技”基金丛林……上半年,我国工业投资保持扩张,同比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8%、13.9%,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夯实。

  ——着力突破卡点,坚决打赢技术攻坚战。

  120英寸、3300万像素、实现110%超广色域……日前,海信推出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将智能电视的色彩表现力提升到传统电视的2至3倍。

  “3年前开发8K激光电视时,还没有显示芯片、超短焦镜头、激光光源的解决方案。”海信激光显示首席科学家刘显荣说,为此,海信与上游合作伙伴成立创新联盟,逐一突破难关,终于攻克了8K激光显示技术这个激光显示行业的技术高地。上半年,海信视像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超72.16%。

  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出坞……上半年,各行各业着力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技术攻关,相关生产高速增长,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及机电组建设备制造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0.9%和46.5%。

  ——建设一流企业,培育产业体系主力军。

  烈日炎炎,施工正酣。来到北京经开区京东方第六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工地,施工紧锣密鼓。这条新线总投资290亿元,预计2025年实现量产,将推动我国低温多晶氧化物(LTPO)显示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成立30年来,京东方带领中国显示产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2022年,申请专利1884件,连续第七年跻身PCT国际专利排名全球前十。”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说,今年,京东方推出了17英寸卷曲笔记本、16K超高清110英寸显示屏等多款全球首发技术新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上半年,在LCD显示屏领域整体及五大细分应用领域,京东方出货量持续稳居全球第一。

  一流企业是引领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5万家,比2012年增长30%以上,龙头骨干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一批“单打冠军”“配套专家”脱颖而出。上半年,我国专精特新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增长均高于规上工业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做强做优,打造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茁壮成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展新颜

  海河之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新一期“灯塔工厂”名单,我国“灯塔工厂”增至50座,排名全球第一;

  岭南大地,伴随着一辆纯电动汽车缓缓驶下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步伐坚实,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取得新进展。

  ——智能化升级,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战略制高点。

  智能系统自动判断408个螺栓的拧紧结果,并实现一车一档的数据追溯;200辆个性化定制的新车,还未下线就有了对应的试验和营销任务……走进位于湖北武汉蔡甸区的猛士科技智慧产业园区总装车间,不同配置、不同颜色的猛士917纯电越野车正在合装。

  “下个月智能工厂将正式投产,可实现100%定制化生产。”猛士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曹东杰说,数字化技术将用户、排产、零部件、发货交付、仓储库存五大订单打通,供应链物流效率提升30%。订单用户不仅可在手机客户端上看到自己车辆的零部件备货和生产状态,还能在线更改车身颜色。

  一个个工厂车间、矿山工地加速从“制造”迈向“智造”,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进入“由点及面、以链成圈”系统推进和深化应用的新阶段。截至目前,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0.1%、78.3%,建成近800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2500余个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2级以上水平,209个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些示范工厂的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0.7%,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4.8%。

  ——绿色化转型,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100%绿电生产!今年2月,中国巨石在江苏淮安涟水县建设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可年产高性能玻璃纤维40万吨。

  “公司在屋顶铺设了光伏发电板,每年所发绿电可供5.3万户家庭一年的电量使用。”中国巨石投资战略部总经理沈国明说,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公司贯彻全生命周期零碳发展理念,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8%、废气排放处理效率约100%。

  目前,我国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建成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总产值达20万亿元。

  工业经济绿色转型成效显现。上半年,光伏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累计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4.5%、46.4%。前5月,共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11.5万吨。

  ——融合化发展,着力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

  重庆两江新区,一座规划有1000个停车位的7层机械立体式停车楼即将拔地而起。驾车驶入12个车库出入口中的任意一个,机械立体停车系统将可协助完成车辆存放。

  “我们已成为集研发、制造、安装、售后服务等于一体的专业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系统解决方案集成企业。”西子智能停车副总经理顾晓锋说,公司自主研发的“AOS”鹰眼系统等远程运维和技术支持系统进一步强化了数字服务化能力。

  服务型制造是产业融合化发展的重要领域。上半年,服务型制造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服务营收持续攀升。

  多措并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接力干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系统施策、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发力完整性,增强配套能力,保持产业体系完备优势。

  在福建宁德动力电池集群,从材料、工艺、设备、电芯、模组,再到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等环节均有项目落地,实现全产业链技术布局。

  眼下,宁德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7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正在抓紧建设。“项目明年投产后,将生产媲美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镍三元材料,助力新型动力电池研发。”企业管理部经理吴海浪说。

  依托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293.6吉瓦时,同比增长36.8%;累计装车量152.1吉瓦时,同比增长38.1%;累计出口达56.7吉瓦时。

  “我们要发挥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超大纵深空间优势,维护和发展好完整产业体系,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引导产业合理有序梯度转移,增强制造业根植性。”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

  ——攻坚先进性,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自主拓展产业新赛道。

  6月15日,“宁东号”氢动力机车在山西大同下线,这是全球氢燃料电池装机功率最大的氢动力机车。机车配置了80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和270千克的储氢量,一次加氢可续航190小时。

  “在全球‘双碳’背景下,以柴油为动力的老旧内燃机车清洁低碳改造已在路上。”中车大同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镇中说,中国中车提前布局氢能,成立技术协作联盟,做好氢动力机车的研发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增强先进性,就是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趋势,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不断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保障安全性,实现重要产业链自主可控、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4月2日,搭载国产主轴承的盾构机“中铁1206号”顺利完成北京地铁17号线的掘进任务,再次验证了国产盾构机主轴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主轴承被称为盾构机的“心脏”,承担着盾构机运转过程的主要载荷,是刀盘驱动系统的关键部件。“我们已经牵头完成6米级主轴承的技术攻关,正在开展8米级主轴承技术储备,努力打通盾构机全国产化‘最后一公里’。”中铁装备有关负责人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坚持底线思维,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本报记者 王政 李心萍 刘温馨)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