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赋能绿色经济——辽宁喀左县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科技赋能绿色经济——辽宁喀左县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来源:经济日报2023-06-29 09:41

  俯瞰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水泉镇凌河第一湾。本报记者温济聪摄

  在科技部公布的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中,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主题位列其中。近年来,喀左县利用科技助推生态发展,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去年,空气自动监测站有效监测天数354天,其中优良天数316天,达标比例89.27%,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较为显著。

  助力绿色企业发展

  近日,在位于喀左县农产品加工园区的辽宁海辰宠物有机食品有限公司里,4辆卡车载着80多吨的猫粮狗粮,从这里运往北京、武汉、芜湖等地。

  作为一家科技环保企业,辽宁海辰宠物有机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国内一流的工艺和设备,能够生产40余种宠物有机食品,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该公司副总经理余小杰表示:“喀左县不仅生态环境优质,而且还有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我们企业能够更加专注地搞研发、搞创新。”

  随着宠物食品市场快速发展,海辰有机公司也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瞪羚企业。经当地科技部门牵线搭桥,该公司与沈阳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合研发平台。

  在海辰有机公司隔壁,辽宁禾顺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订单农业全链条式运营模式的开创者之一。记者见到该公司总经理王琦时,她正在检查车间工人将毛豆豆荚剥仁后速冻等工作。

  王琦告诉记者,他们建立了具有检测种苗、微生物、农残、重金属、土壤等能力的检测中心。有机毛豆、西兰花等多个品种的速冻、保鲜蔬菜年产销1万多吨,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也上线国内美菜网、大润发等生鲜平台。

  两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喀左县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扶持。近年来,园区不断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水平,引导大型农产品加工业头部企业向园区集聚,着力构建专业化、数字化、智慧化功能区,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喀左县农产品加工园区转化科技成果23项,申请专利126项;在企业品牌打造上,园区共有省著名商标3个,省名牌产品2个,市知名商标3个,绿色食品标志认证3个、有机标志认证2个。

  同样,助推科技绿色企业发展也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中国农业银行喀左支行助力生态县建设,先后向辽宁海辰宠物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朝阳韩伟蛋业有限公司等科技环保企业投放贷款3500万元;邮储银行喀左县支行对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通过组织送贷进园区、送贷进企业等活动,让企业感受管家式、一站式服务体验。截至6月上旬,该行今年已累计为生态类、科创类企业投放贷款4817万元。

  生态名片更加亮丽

  大凌河清澈通透,龙源湖波光粼粼,县域空气质量向好……如今的喀左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好转,生态名片更加亮丽。

  然而,在环境治理前并非如此。不少喀左人回忆,10多年前,大凌河时常断流,河道、河水污秽不堪,河里的鱼虾几乎灭迹,岸上的鸟儿无影无踪,一到汛期就洪水泛滥。不少工厂随意向河道倾倒工业废渣,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河岸两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10年间,变化这么大,有啥好方法?

  喀左县水利服务中心凌河景区管理部部长张凤来说,他们通过生物治理,放草鱼吃水草,放白鲢花鲢吃水生浮游物,以生物净化湖水河水;在堤防方面,以前是钢筋混凝土,现在是生态堤防。

  喀左县水利服务中心副主任傅振久长期从事大凌河水域生态保护工作,对科技赋能生态治理如数家珍。“我们超额完成了退田还河生态封育任务。”傅振久表示,一方面,他们完成了封育区的实测上图,将封育区内在册耕地、非在册耕地、林地的登记实现了数据化管理,对封育界线的位置、坐标也做了系统登记,为全面管理封育区积累了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他们在全县桥梁节点的上下游,组织种植了紫花苜蓿和油菜,实施了绿化,并供以观赏;在大凌河干流源点工程的两岸堤坡组织栽种了松树、杨树、柳树等;在封育区内组织栽植了护岸林,绿化面积不断增加。

  为推进喀左县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11月,朝阳市生态环境局喀左分局委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了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及空气质量达标方案项目。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支撑、精准治污。”朝阳市副市长孙永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帮助下,当地采用大气环境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星(卫星)、空(无人机)、地(颗粒物激光雷达、VOCs质谱仪、常规六参数等)协同遥感观测、大气污染源清单编制、PM2.5与VOCs来源解析、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污染分析,为喀左县未来大气污染精准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文旅科技深度融合

  站在山顶俯视凌河第一湾,来到龙源湖观看晚间音乐喷泉,在依湾农家乘船一览“鸽子洞”遗址……山绿、水清、景奇,美不胜收。

  家住沈阳的“老喀左人”廉殿勇回到老家,对这里生态旅游的变化赞不绝口。

  “虽然我是喀左人,但是因为在外地16年,对家乡的景点也有点陌生了。但更让我‘陌生’的是智慧旅游带来的变化。”廉殿勇说,现在可以“一部手机游喀左”,通过智能导览,就可以自驾到各景点游玩。

  “2018年以前,在喀左县水泉镇南亮子村,进村的马路上有很多大黄泥,也不平坦。一下雨,连村民的车都开不进来,更别提外面的人了。”南亮子村党总支书记李昌政表示,乡村旅游铺就了村民的致富路,“现在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村民可以一边种地,一边卖大凌河鸭蛋等土特产给外地游客”。

  为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辽宁依湾农家生态旅游项目(辽宁依湾农家生态旅游公司)引进战略合作者,与辽宁物华天宝旅游开发公司开展合作经营,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状况焕然一新。

  “与物华天宝公司合作以前,景区宣传形式主要有微信、朋友圈及县域范围内发放宣传单等,少部分通过旅行社等方式进行宣传。合作经营后,通过开展抖音、快手网络平台销售,客源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周边省份,门票收入也显著提高。”水泉镇党委副书记王宇涵表示。

  为了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喀左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文旅科技深度融合,促使信息化和数字化成为文旅创新的重要引擎,全力为游客带来更新鲜、更智能、更有趣的体验和更贴心的服务。

  喀左县旅游事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冯淑祎说,“一部手机游喀左”智能导览智慧语音讲解服务打破了传统旅游方式,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的服务与管理,能够更好地向游客推出更智能、便捷实用的个性化服务,增强游客体验感,方便游客出行。(温济聪)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