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产水果,为好生活再加点甜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国产水果,为好生活再加点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6-29 09:31

  中国产蓝莓、樱桃、猕猴桃等精品水果逐渐在市场走俏——

国产水果,为好生活再加点甜

  近期,国内樱桃陆续上市。图为6月6日,游客在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杜庄镇一果园采摘樱桃。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每年6-7月是国内蓝莓成熟高峰期。图为6月9日,村民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苏村镇蓝莓园装运蓝莓。

  尹 君摄(新华社发)

  时值盛夏,果品集中涌市,正是一年中尝鲜的好时节。一茬一茬果子吃下来,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一些变化:山东产的大樱桃,脆甜爆汁很是饱满;云南产的蓝莓,个头和新鲜度都不错;陕西产的猕猴桃,到家也能即食了……这些过去是进口“唱主角”的精品果类,如今有了越来越多国产选择。

  实际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和消费国。当国产水果逐步走向品质化路线,也意味着消费者能获得更多优质优价的水果,尝鲜时间也更长了。这是如何实现的?水果产业发展之路未来在哪儿?本报记者带您体验水果从田间到餐桌的旅途。

  餐桌上

  国产水果表现抢眼

  “印象中金贵的蓝莓,现在价格越来越亲民。”老李负责一家五口的饮食采购,蓝莓是他菜篮子的常客。他发现,最近一些商超的蓝莓价格降到了7.9元一盒(每盒125克),贵的也不过30元两盒,家人的“蓝莓自由”更有保障了。稍加留意,他还发现,这些蓝莓大多产自云南,论口感、个头和新鲜度,不输进口。

  不仅仅是蓝莓,谈到口感好的小品类水果,过去常常是国外进口,但今天,从红提、蜜橘、樱桃、猕猴桃到芒果、荔枝、火龙果,几乎每种前面都能加上一个响当当的中国地名。这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往往意味着货架上更长的尝鲜时间、更加亲民的价格。

  比如,随着国内蓝莓产业化栽培,蓝莓鲜果从南到北、从温棚到大田渐次成熟,上市时间从3月一直持续到10月。6-7月国内蓝莓成熟高峰期,鲜果均价每千克为30-40元,而每年11月到翌年2月的进口蓝莓市场均价为每千克66-80元。

  国产水果迈向新品种、高品质,在销售终端体现得非常明显。海南希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与销售的企业,近年来,公司引进培育“新奇特优”果蔬品种,为市场供应了燕窝果等不少国产新品。“我们有一家长期合作的大型零售商反馈,大概10来年前,他们销售的水果90%是进口,现在国产水果比例占到30%以上,而且占比还在扩大。”海南希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承鑫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变化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国内水果产业整体提升的结果。“国产水果的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七八年前就在行业内不断被提出和践行了,但是农业做起来需要时间,这两年才有越来越多显性成果被消费者直接感知到。”淘宝买菜农业技术与产品孵化中心负责人翟舒嘉说。

  蓬勃的市场需求是行业转变的直接推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和消费国。根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果品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1年中国水果总产量约3亿吨,“从现有数据分析来看,果品供应总量非常充足,而且品种丰富,可以说是天天有果,季季有果。”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李焕玲说。

  不过,中国水果人均消费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人均水果消费量为56.4千克,与发达国家105千克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2021年全国水果进口总量达700多万吨,同比上涨超10%。“进口一方面补充了国内水果品类和季节的不足,另一方面是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高端、高品质水果的需求。”李焕玲说。高品质需求,恰恰也是国产水果未来的增长点。

  田野里

  小品类水果品种丰富了

  海南首批国产榴莲即将迎来“树上熟”——这则消息让许多人为之振奋,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将第一次吃到中国产的榴莲,打破了多年来外界认为“中国种不了榴莲”的印象。

  在海南希源农业的种植园里,1300亩猫山王榴莲也开始挂果,但现在还是“养树”的阶段,要真正品尝到猫山王榴莲的鲜果,消费者还需等待些时日。为保证水果的新鲜度,进口水果往往都是在不成熟的情况下被采摘,经过漫长的运输,口感和品质都要打折扣。长期以来,中国市场上进口的猫山王榴莲更是只有冻果而非鲜果,让刘承鑫对这片榴莲果园很是期待。

  让消费者尝鲜,背后需要付出不少努力。“实际上,国内尝试种榴莲已经有近70年历史了,最近这几年才真正种植成功。”刘承鑫说,不同的土壤环境,水、肥用量,病虫害治理等工艺都不同,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突破技术壁垒。即便现在,公司榴莲育苗存活率也只能达到80%,“不是看见机会就能拿下的”。

  但中国巨大的榴莲消费市场,还是让许多从业者无法割舍。报告显示,2021年,榴莲进口量在中国进口水果中排名第二,达80.8万吨,同比上升40.2%;进口金额高居第一位,为41.2亿美元,中国进口榴莲99.9%来自泰国。“我们观测到,榴莲在国内市场3年复合增长率超30%,消费潜力实在太大了,整个产业的价格和收益也非常可观。”京东超市热带水果采销负责人胡立说。

  再以蓝莓为例,国际蓝莓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蓝莓种植面积达到23.54万公顷,中国以近7万公顷的种植面积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超过美国、智利和秘鲁。蓝莓在中国并非传统的食用水果,但在消费需求带动下,目前中国有20多个省级行政区进行蓝莓产业化种植。国内外蓝莓产业领军企业如美国怡颗莓、澳大利亚Costa和中国的鑫荣懋,都在中国鲜食蓝莓主产区云南进行了大量投资。

  翟舒嘉从事农业科技十几年了,她感受到,水果行业最大的变化是更多着眼于消费者的需求,从这一点出发,撬动行业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带动国产水果的崛起。

  从全国来看,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水果总面积12808千公顷,较上年增加。与此同时,苹果、梨等传统水果的面积有所调减,樱桃、猕猴桃、草莓等小品类水果面积则不断扩大。“从市场表现来看,新品种价格好、高品质价格优、大品牌价格高,低端、低品质的大路货价格低,优质优价、低质低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价格差距进一步加大。”李焕玲说,果品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

  路途间

  采后处理运输正在上台阶

  在陕西省武功县,一片片茂密的猕猴桃果园迎来果子膨大期,猕猴桃正是长个头的时候。“早熟品种翠香9月就能成熟,随后各品种陆续跟上,鲜果期持续到11月初。再加上冷库保鲜的部分,市场上猕猴桃鲜果能一直供应到来年5月。”陕西绿益隆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晓峰介绍,绿益隆拥有1800亩的猕猴桃果园,而这两年最大的变化,是园内产出的所有猕猴桃全部实现即食,即果品进入零售端时即可食用,消费者无需再等待猕猴桃后熟的过程。

  “即食猕猴桃很好地保证了消费者体验,现在市场上仍然是供不应求,只要生产出好果,几乎都不愁卖。”刘晓峰做了20多年猕猴桃生意,在他看来,“即食,正是破解猕猴桃产业发展瓶颈的钥匙,有助于从种植端到采后处理各个环节的规范与提升。”

  猕猴桃是呼吸跃变型水果,一般采后需要低温贮藏和后熟转化才能食用,但长期以来,中国猕猴桃采后保鲜技术和即食供应与产业强国仍有较大差距。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国,报告显示,2020年猕猴桃产量占全球50%以上,远超排第二、三位的新西兰(14.2%)、意大利(11.8%),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猕猴桃进口国,每年从国外大量进口优质果品。

  “三四年前,我们关注到进口即食猕猴桃在中国销售得非常好,但国内几乎没有能与之竞争的产品。”翟舒嘉说,基于对消费端的判断,阿里数字农业开始在国内寻找优秀产地,共同培育推广即食猕猴桃。

  这当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催熟技术。以往猕猴桃采后一般只经过简单的处理就上市,几乎是“保证不烂”就行,但翟舒嘉和团队想做到:消费者买回家的猕猴桃硬度和甜度刚好,正是最佳的食用窗口期。“以此为目标,我们根据不同销售渠道倒推,确定从采摘、运输到仓库的每一个环节上,猕猴桃应该是哪个状态,需要怎样的环境和温度。”翟舒嘉说。

  刘晓峰还担任武功县猕猴桃协会会长,他感受到,有了更好的收益、更明确的标准,当地整个产业的面貌也不一样了。去年,做到即食供应后,当地产的翠香猕猴桃地头价每斤高出0.5元-1元。不用愁销路,更多种植户钻研技术,扩大规模化种植,确保产出好果子。现在,刘晓峰最关心的,是保证果园输出稳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稳定的输出,这是产业的未来之路。”刘晓峰说。

  猕猴桃从田间到餐桌的中间旅途,也代表着中国水果产业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近年来,中国水果生产快速发展,但水果采后处理和深加工方面仍停留在初级水平。以冷链流通来说,报告显示,中国果蔬的冷链流通率仅为35%,腐损率为20%-30%,而美国、日本等国家果蔬冷链流通率在95%以上。

  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品质稳定、持续供货、价格合理——消费大市场对果品的需求,正持续推动着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和消费市场,国产水果,一定能不断为消费者的“水果自由”加点甜。(李婕)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学这个专业 未来出行由你定义!

  • 乌镇峰会启幕在即,乌镇夜景点亮数字星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得知同事张洪章即将到“太空”出差的好消息,科研人员纷纷送上祝福:“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任务。
2025-10-3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