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卫星创意视频丨万米高空瞰延庆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卫星创意视频丨万米高空瞰延庆

来源:光明网2023-06-16 15:22

  光明网讯(记者 赵刚 陶媛 杨亚楠)在天际的巅峰俯瞰大地的壮丽画卷,在首都北京的西北部——海陀巍巍,妫水悠悠,青山绿水孕育出一片苍翠沃土,这便是北京延庆。

卫星创意视频丨万米高空瞰延庆

  优良的生态是延庆的靓丽底色。作为延庆的母亲河,发源于黄龙潭的妫河自东向西横贯延庆盆地,滋养出绿色“生态长廊”。截至目前,延庆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7%发展到61.63%。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延庆新画卷,正在绿水青山之间生动铺展。

  在妫河下游、官厅水库之滨,一颗“碧绿翡翠”熠熠生辉——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候鸟“天堂”,丹顶鹤、白鹤、大鸨等珍稀鸟类驻足繁衍,让延庆成为全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之一。

卫星创意视频丨万米高空瞰延庆

  延庆以生态谋发展,用生态赢未来,打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在奥林匹克园区,冬奥延庆赛区仅用36天实现华丽转身,完成了赛区到景区的转化。畅滑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赛道、乘坐国内最长观光索道、体验户外运动嘉年华……奥林匹克园区四季运营,精彩无限。延庆努力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在北京世园公园,世园花灯艺术节如梦似幻、草地露营令人神往、无人机表演叹为观止……延庆用鲜花绿地织就后世园时代的锦绣前路;在八达岭长城景区,蜿蜒的城墙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吸引世界目光。夜幕四合,夜长城令人沉醉,长城修缮工程持续实施,长城生态保护不断加大……延庆用实际行动当好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的“领头雁”。

  持续擦亮三张“金名片”,“美丽延庆、冰雪夏都”的城市品牌美誉度不断增强。数据显示,延庆区的国际知晓率从2020年的28.3%提升到2022年的54.6%,延庆城市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卫星创意视频丨万米高空瞰延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延庆的“两山”转化探索远不止于此:1061家科技企业相继落户,延庆四大重点培育产业有序发展,创新元素持续聚集;十五乡镇140余家种植合作社的果蔬粮食精品汇聚,直达市民餐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妫水农耕”强势出圈;290家精品民宿、600余个民宿小院各具特色,“延庆人家”民宿品牌愈发响亮……延庆的生态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延庆是属于未来的。”如今,34.6万延庆人民享受着绿色发展的丰硕果实,1995平方公里热土澎湃着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奋进激情。延庆,正以奋斗之姿谱写新时代美丽延庆建设新篇章,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幸福最美冬奥城。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全国南戏展演启动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