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6-01 09:49

  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

唤醒“沉睡”的耕地后备资源

  吉林西部地区有盐碱地上千万亩,近年当地探索河湖连通、以水改土、科技赋能、引资奖补等绿色治理措施,让一度生态恶化的西部重现水草丰美、候鸟翔集的生态底色,实现新增耕地46.62万亩,粮食产能增加上亿斤。图为吉林西部地区大安市海坨乡粮食收获场景。李晓明摄(新华社发)

  内蒙古达拉特旗3.8万亩盐碱地改良的水稻田正进入插秧期。达拉特旗位于黄河岸边,多年来,当地对盐碱化耕地实施改良,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图为达拉特旗昭君镇村民在盐碱地改良水稻田中使用农机插秧。新华社记者 刘 磊摄

  盐碱地,贫瘠的代名词,“十年九不收”是它曾经的标签。

  盐碱地,潜在的“新粮仓”,分布广、面积大是它鲜明的特点。

  作为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近八成。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强化治理改造,推动盐碱地面积总量减少、重度盐碱地面积比例持续降低,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5月17日,农业农村部作出新部署,明确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唤醒这一“沉睡”的耕地后备资源还面临哪些难题?未来前景如何?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开发利用潜力大

  ——全球盐碱地多利用1%,相当于世界粮食增产5000万吨,能够满足1.2亿人一年用粮需求

  在山东东营垦利街道五庄村,粮农胡长海正忙着麦收。聊起眼前这片地,胡长海很感慨:“过去,俺们这光秃秃的,满是白毛碱,种啥都长不起来,那真是‘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

  “东营地处黄河尾闾、渤海之滨,作为退海之地,土壤盐渍化严重,全市约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全省盐碱地面积的38.2%,是规模和利用难度都比较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东营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粮食生产角度看,东营盐碱耕地面积196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向盐碱地要粮”一直是东营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东营是一个缩影,“盐碱地上种粮难”是世界性问题。据统计,盐碱地遍布全球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超过8.3亿公顷。在这些地方,土壤盐分和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作物很难生长,其中当土壤含盐量超过6‰时,作物出苗率将低于50%,产量减少90%,几乎没有收成。

  “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类型多样,除了山东等沿海地区,东北松嫩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地区也有大量盐碱地。”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研究员刘志鑫介绍,15亿亩中约5亿亩有开发利用潜力,如此大面积的土地资源,如能充分利用起来,将有效增加耕地、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国实践,在改良后的盐碱地种植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6吨。如果全球盐碱地能多利用1%,相当于世界粮食增产5000万吨,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能够满足1.2亿人一年用粮需求。

  对于这样的潜力,胡长海有着真切感受:“经过10多年努力,曾经的盐碱滩正在变成‘米粮川’。去年麦子平均亩产超460公斤,创下盐碱地小麦高产典型。照眼下形势看,今年这茬收成差不了,俺希望以后还能再多收点。”

  加大改造提升力度

  ——把握水盐运动规律,协调好水和盐的关系,培肥土壤

  如何进一步发挥潜力,在盐碱地上多打粮?加大改造提升力度是重要一环。

  专家表示,盐碱地治理难度大,其重要原因就像农民常说的“碱是天生的,盐是地长的,无法完完全全去掉”,应充分把握水盐运动规律,协调好水和盐的关系。

  “以前的治理模式就是简单的‘灌水洗盐’,虽说效果挺明显,但1亩地得用180到200立方米的水,大量的淡水资源被浪费掉。而且随着水分蒸发,深层盐碱还会通过蒸腾作用产生次生盐碱化。”刘志鑫说,“通过积极探索,我们开始采用管道节水降盐、微咸水利用等新模式,用管道代替过去的渠道,小沟代替过去10米宽的深沟,3年可将盐分从4‰至6‰稳定控制在3‰以下,节约淡水38%以上。”

  据介绍,山东有近900万亩盐碱地,根据盐碱地现状及特点,采取挖沟排盐、种稻改盐等方式进行盐碱地改良。通过改良,全省盐碱耕地可种植粮食360万亩、棉花100万亩、枣树100万亩、牧草10万亩。

  在新疆,“吃盐植物”正在成为盐碱地改造提升的“利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田长彦介绍,新疆是中国盐渍化土壤面积最大的分布区,盐渍化对其农业影响巨大。“在调查和生产中我们发现,有些盐渍化土地上虽无法生长常见的甜土植物或农作物,却生长了不少‘吃盐植物’,它们能把盐从土里‘吃掉’、移走。我们从中筛选出一些具有饲料价值、经济价值的进行试种,第一年土壤盐分就降低了40%,第二年降低60%以上,第三年降低85%到90%,使盐碱地成为能正常种植的土地。”田长彦说。

  除了控盐,还得培肥土壤。作为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吉林省西部地区近年引入多家科研院所及企业,采用有机硅、磷石膏、高分子缓释肥、脱硫石膏等多种土壤改良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和盐碱地打了7年交道,第一年在盐碱地种水稻,由于缺少科技方法,每亩只收200多公斤。2017年,在专家指导下改良土壤,亩产达到了430多公斤,去年达到500公斤以上。”位于吉林西北部的大安市新平安镇农民郭晓红说。

  不仅“改土”,还育“新种”

  ——优质耐盐碱作物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种植,将有效提升盐碱地产能

  仅“改土”还不够。关键得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

  “优质耐盐碱作物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种植,将有效提升盐碱地产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谢旗和他的团队不久前首次发现作物主效耐碱基因AT1,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我们利用AT1基因对相关作物进行了耐盐碱育种改良并开展大田实验。其中在宁夏平罗盐碱地,高粱籽粒增产20.1%,谷子增产19.5%;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水稻增产22.4%至27.8%。”

  随着理念的变化,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行动,越来越多耐盐碱植物新品种在盐碱地上诞生。在河北南皮,“小偃60”品种1亩能产550公斤左右小麦;在东营,“盐黄香粳”亩产505.1公斤,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达到优质米一级标准;在宁夏,科研人员在河套平原盐碱地上选育了枸杞、玉米、水稻、葡萄等多个耐盐碱新品种,产量实现大幅提升。

  日前,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创新中心由中国农科院等单位联合国内18家盐碱地科研院校企业等优势单位共建,聚焦盐碱地生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和盐碱地生态化利用三大关键领域,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耐中度盐碱的粮油、饲草、特种经济作物新品种(系)80个以上,耐盐碱作物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带动1300万亩盐碱耕地质量普遍提升1-2个等级,单位面积综合产能提高25%以上。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就是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由改地适种变为改种适地。预计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能推动1亿多亩盐碱地得到利用,供应更多粮油和食物。”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说。

  农业农村部表示,接下来,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根据盐碱地普查结果分区域分类型开展改造提升,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推进农机农艺配套和加工技术装备研发,以综合性措施推动这一战略问题破题。(邱海峰)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在维园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