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坚定信心合作共赢 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首页> 经济频道> 焦点 > 正文

坚定信心合作共赢 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来源:北京日报2023-05-26 09:56

  “贸易本身并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把人与人连接起来,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幸福、更繁荣的未来,让所有人从中受益。”5月24日,约500名中外工商界人士出席在北京召开的2023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他们之中很多人已深耕中国市场数十年,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惠及世界,相信未来中国仍是充满机遇和潜力的沃土。

  本届峰会以“坚定信心合作共赢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主题,会上发布了《2023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北京倡议》,在全球经济面临复苏困难的当下,全球工商界达成了团结合作的共识。

  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近期,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展现复苏向好态势,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之后,日前联合国也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从此前的4.8%上调至5.3%。

  IMF此前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2%,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将达34.9%。此后,摩根大通将中国2023年GDP增速预测从6%上调至6.4%,花旗从5.7%上调至6.1%,高盛从5.5%上调至6%,瑞银则从5.4%上调至5.7%……

  国际机构普遍看好中国经济,也提升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期待。

  尽管中美关系眼下正面临严重困难与严峻挑战,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在峰会视频致辞中依然对美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前景保持乐观。他表示,美国企业十分清晰地接收到中国从中央到地方传递的积极信号:中国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国投资。这也令美国企业备受鼓舞。

  艾伦援引美方统计数据举例,2022年美对华货物出口为美带来1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是美第三大货物贸易伙伴,位列美38个州的前三大出口目的地。“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美中贸易投资的基石,工人、农民、牧场主和渔民从中获益。健康平衡的美中经贸关系符合双方利益。历史表明,越是互联融通,冲突的可能性就越低,共同繁荣的可能性就越大。”

  世界需要中国,中国愿意分享

  力拓集团董事长鲍达民曾任加拿大驻华大使,在中国居住多年,也得以近距离观察中国各方面发展。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如今,中国不仅是全球劳动力和市场需求的来源,而且日益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源地,这将帮助世界其他国家实现向更加可持续未来的转型。”

  英中贸易协会主席古沛勤爵士时隔3年再次来华,他惊喜地观察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在深圳,马路上三分之一都是绿色车牌的新能源汽车。“所到之处,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而且采用未来技术。”

  古沛勤爵士强调,美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指责中国时,应该看一看中国创造的知识产权,这些技术在中国得到研发,同时也被世界共享。“世界需要中国,而中国愿意分享,我们也必须参与这一过程。”

  上个月,中国美国商会发布了年度《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其中显示,59%在华美国企业对未来两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73%的企业表示不会将供应链移出中国。

  “中国一直是我们货物和服务贸易方面的重要伙伴,尤其是在农业、航空、金融、教育等方面。对华贸易使得美国企业继续成为全球产业的领军者,同中国的贸易使我们获益良多。”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刚林表示,中美两个经济体是高度融合的,突然的冲击对两国和整个世界都有灾难性的后果。他认为,两国的国家安全关切应该用政府之间的沟通来解决。

  刚刚当选的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也提到“安全关切”,并认为乌克兰危机对欧洲造成了各方面的影响。他同时提醒,中国的出口非常强劲,过去3年占有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场份额。因此在谈论“去风险”时,应该让其变得更不具戏剧性,并增加让双方都受益的建设性合作。

  工商界携手共促全球经贸复苏发展

  峰会上,中国贸促会代表与会工商界发布《2023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北京倡议》。倡议主要包括坚定信心团结合作、促进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发挥工商界独特作用等五点倡议。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介绍,中国贸促会将为全球工商界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以帮助企业了解中国的营商环境,并为企业提供商事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增加各国之间的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贸易复苏和发展贡献力量。

  外国工商界人士纷纷表示,将持续通过自身力量促进本国与中国更多经贸合作。

  在华刚林看来,工商界永远是稳定器,即使在最具挑战的时刻,中美也要保持经贸合作。“过去几周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消息,是政府高层的接触,希望两国政府尽快开始面对面沟通。”

  英中贸易协会拥有540家会员企业,古沛勤爵士表示,协会的职责主要是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营商环境,促进对华出口和投资。他坦言,过去3年他们做了很多支持和倡导工作,在全英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非常高兴英国开始改变政治氛围,理性常识开始回归。”

  中国韩国商会会长尹道瑄则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必将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他以2022年一些国家居民储蓄率为例,美国为21%,日本为27%,韩国为35%,而中国为46.4%。“一些报告指出,中国储备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来自社会保障预期的不稳定性。但中国政府正在逐步改善社会保障和相关制度,随着工资的上涨和分配制度的改善,居民消费支出也将得以提升,中国内需市场必然会随之扩大,企业也将拥有更多机遇。”

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

  中国已成为拉丁美洲贸易和投资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对拉美地区原材料和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大大促进了拉美地区的出口,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机会,帮助当地人民增加收入。在全球发展倡议的框架内,玻利维亚和中国在经贸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务实合作,特别是在锂、锌和其他重要领域推动实施共同发展战略。我们赞同全球文明倡议,相信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共存、交流和互学互鉴在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

  当前,一些国家奉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试图通过所谓的“脱钩”政策遏制中国,这种做法才是当前全球化格局面临的主要威胁,发展中国家会受影响,富裕国家也会蒙受损失。单方面提高关税和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等阻断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做法,只会扰乱全球价值链,进一步加剧全球化分裂。一些发达经济体的领导人越来越意识到,与其提倡这种“强制回流”,不如奉行积极的国际合作政策,实现供应商多元化,增强经济弹性。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 和冠欣摄

  未来几年全球将发生标志性产业变革,对经济发展和商业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主要有三种驱动力量:一是能源转型,将使世界气候免遭破坏;二是全球供应链重塑,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叠加所致;三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不仅仅是单一技术的进步,更意味着生物、现实和数字世界的融合,催促我们重新思考经济和商业发展模式,为具有创业头脑和创新精神的人们提供新的更大机遇。只有全球合作,化危为机,共同行动,创造共赢局面,才有可能实现新的经济复兴。(吴娜 白波)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

  • 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