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电商新发展:“老号”不“老” “小店”不“小”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数字电商新发展:“老号”不“老” “小店”不“小”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3-05-24 09:36

  在数字化浪潮助推下,近年来服务业数字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社区小店服务半径扩大、餐饮及中华老字号向数字化要增量、消费形态更加“即时”。受访专家认为,服务业数字化不仅丰富了同城生活圈,助力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线上的流量和订单也可转化为实体零售门店实实在在的销量。

  线下货架“搬”到网上 服务半径不断扩大

  浙江岱山县是一个海岛县。随着海岛交通越发便利,各类新业态不断渗入,如今海岛小城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51岁的方伟刚,在当地经营日用品店已9年,原本,小店服务的都是周边的顾客或游客。去年年中,方伟刚开始尝试触“网”,在零售平台美团上开通了线上小店。“第一个月50多单,第二个月就有了200多单。如今店门口外卖骑手来往不断。”

  方伟刚说,线下门店经营多种商品,现在货架商品一件一件地“搬”到网上。固体酒精、充电器插头、编织袋等商品,都是海岛青年和游客经常下单的商品。

  在岱山县,像方伟刚一样的经营者还有许多,他们正在不断开拓发展新空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说,融合线上线下发展的本地零售等,既丰富了本地供给,也为海岛线下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商户拓展了增长空间、拓宽了服务半径。

  实体店数字化 敢向科技要“增量”

  今年“五一”假期,诸多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线下实体店成为游客们的“打卡点”。杭州西湖边,中华老字号知味观推出了线下新零售体验店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店前,点心师傅在透明的橱窗中现场制作可口的糕点,店铺的一角,还放置着一台新零售自助机。

  来自广州的游客徐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家人已经是第二次来这家店了,尝了店里的糕点觉得很清甜,就在新零售自助机上下单了,还给朋友寄了一份。据了解,消费者在自助机下单后就可以直接快递到家。

  记者了解到,知味观、楼外楼等浙江老牌餐饮企业很早就布局了预制菜赛道,浙江预制菜行业近些年实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杭州酒家、奎元馆、知味观、皇饭儿、楼外楼等杭州本土“老字号”品牌均开通外卖业务。其中,凭借不错的订单销量和口碑,楼外楼、王元兴、知味观成为年轻人线上最喜爱的品牌之一。

  “为了适应年轻消费群体,‘老字号’也要有‘新思维’。”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说,现在年轻群体更愿意为独特体验、文化认同和精神共鸣感买单,这些老字号不再局限于本地消费或者旅游消费,而是让更多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买。

  降低“等待”痛点 提升消费时效

  传统电商的蓬勃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大而全的商品,但“等待”的痛点依然存在。由此,即时消费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旅游出门在外,急需的日用品和母婴产品即时消费、更快送达;在户外露营,想喝一杯奶茶或咖啡,或是中午点份大餐,外卖也成为很多出行人的首选……今年“五一”小长假,便利的即时零售服务让行李“变轻”,也可以高效解决诸多突发问题。

  饿了么提供的数据显示,从送单地点看,公园、露营地等适合踏青的场所外卖量有明显增长,在杭州,近一个月露营相关地点的外卖量环比增长达到20%。

  据介绍,即时零售比网购快很多,一般在15分钟至60分钟内即可完成整个消费流程。此外,越来越多的实体小店正在拥抱数字化。饿了么方面介绍,以杭州为例,目前杭州所有上线该平台的门店中,非连锁的小店占比近五成,包含城市小连锁在内的门店占比超过八成。数字化融合后,即时零售激活了众多小微商户,丰富了同城生活圈,助力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认为,即时零售是一种很好的零售模式创新,不是单纯依靠线上的流量,而是通过对现有线下资源的整合,使得平台和线下零售商的合作形成一种1+1>2的能力,从而带来供给侧效率的提升和价值的挖掘。

  多家机构预测,未来数年,我国即时零售新业态市场规模将会达到万亿元量级。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约为1.2万亿元。(张璇)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