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技术这样改变生活
首页> 经济频道> 滚动大图 > 正文

数字技术这样改变生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4-20 10:19

  原标题:人工智能看门、无人机送货、3D工艺制衣——数字技术这样改变生活

  位于深圳市龙华区银星科技园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资料照片

  当前,数字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能。在城市里,管理运行、社区建设、产业发展等搭上数字经济的“顺风车”,驱动城市经济增长和智慧转型。

  近日,笔者来到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感受“数字之花”的绽放给城市带来的魅力与活力。

  社区治理更智慧

  走进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块硕大的电子屏幕映入眼帘——在社区数字治理指挥中心里,实时更新的电子屏清晰展示着社区宜居指数、人口及房屋概况、社区运行体征等信息。

  北站社区有7.2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众多,人员复杂,社区治理存在难题。“如今,我们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捕捉社区动态。例如,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到社区内的不文明现象,并进行追溯、定位。社区治理越来越‘智慧’了。”工作人员介绍,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近年来探索“党建+科技+治理”模式,构建“社区+车站+学校+商圈”共治体系,创新打造出“智慧社区”。

  在美团大数据中心内,无人机、无人车、智能柜等产品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为满足不同场景的配送需求,我们研发了多款大数据产品,显著提高了配送效率。”美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美团无人机配送已在深圳多个商圈落地,外卖从商家到站点实现了3公里范围15分钟送达。与此同时,大数据中心内的数据系统还可实时显示外卖骑手和消费者信息,便于后台优化订单分配、路线规划及配送预测,实现配送智能调度。

  在龙华区文体中心室外体育场,每到周末,蓝色的跑道上总有很多健身爱好者挥洒汗水。“以前,龙华区没有规模较大的运动场所,想运动要‘跨区’走很远。现在只要在手机上一键预约,就可以随时来跑步了。”一名正在健身的市民表示。

  据了解,龙华区文体中心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有室内外体育场、游泳馆等。场馆内外部署了“数字孪生仓”,引入智慧防溺水系统等,健身爱好者可享受智能寻座、体温监测等服务。

  科技创新加速度

  “这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经过3年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的创新成果,今年1月正式获批上市并投入生产……”在龙华区银星科技园内的国创中心,一台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令不少参观者驻足。

  在国创中心里,先心封堵器、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植入式视网膜电刺激器……一系列自主研发和设计制造的高复杂度医疗器械,让人们看到了科技园技术“家底”。

  近年来,龙华区积极开展数字化战略布局,引进新型高端“智库”,银星科技园便是其中之一。该科技园重点布局生命健康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汇聚了400余家企业。除此之外,坐落于龙华区的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深算院),组建了以优秀青年科学家为主的理论研究团队以及工程实力雄厚的系统研发团队,为数字龙华建设贡献了力量。

  据工作人员介绍,深算院重点研究以大数据为代表的计算科学基础理论,以“自研、高端、根技术”为核心。目前,深算院开发并落地了全自研的崖山数据库系统、采石矶数据质量系统等产品,适用于政务、能源、交通、互联网等诸多业务场景。

  产业升级有利器

  青石为墙、灰瓦覆顶、花影错落。来到观澜版画基地,古色古香的韵味扑面而来。

  传统的版画艺术如何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在中国版画博物馆内,精美的画作旁边附有作者介绍及画作信息二维码,讲述着每幅版画背后的特殊含义与动人的故事。同时,馆中还举办了“交互之眼——国际当代版画生态”展览,参观者可在数字体验馆中沉浸式互动,感受版画文化与智能技术擦出的艺术火花。

  “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传统版画文化得到了更丰富的诠释和更好的传承。”中国版画博物馆副馆长赵家春说。

  不只是传统艺术,在与数字技术融合过程中,龙华区的时尚艺术产业也迸发出新活力。

  时尚创意产业是龙华区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位于龙华区的大浪时尚小镇,是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及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特色时尚小镇,拥有一批知名品牌。小镇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小镇里的服装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3D技术等新工艺生产服装,大幅度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龙华区与华为联手打造“时尚产业数字创新中心”,通过数字化转型规划、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方案、赋能运营等服务内容,为当地时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张伟纳)

[ 责编:李汶键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90亿

  • 悉尼歌剧院点亮“中国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
2025-02-05 09:23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05 09:22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发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地球磁暴和卫星通信故障。该团队据此建立的灾变临界条件模型,可将暗条爆发预警时间提前至现有水平的2至3倍。
2025-02-05 09:48
中国海油近日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2025-02-05 09:48
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025-02-05 09:46
我国针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布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我国为护航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要布局。
2025-02-05 09:24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