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南省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迈入“千牛村”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民生 > 正文

云南省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迈入“千牛村”

来源:光明网2023-03-16 17:44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立足当地实际,坚持把肉牛养殖作为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积极用好用足政府出台的《西盟县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十三条措施》政策,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养牛,积极动员外出务工返乡及其他符合条件人员参与肉牛养殖,使越来越多的农户牵着“牛鼻子”,踏上“牛路子”,奔向“牛日子”,有力地推动了永业村肉牛养殖业的发展。

云南省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迈入“千牛村”

  牛总量持续增长 冲破“千头”大关

  2022年,随着群众养牛积极性的提高,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牛总量持续增长,冲破“千头”大关,是勐卡镇第一个“千牛村”。全村肉牛养殖户达237户,肉牛存栏1073头。其中,西门塔尔牛145头,本地黄牛928头。2023年,永业村牛存栏总量将有望达到1200头。

  “看到政府真正把养牛奖励兑现到老百姓手中,心里都憋着一股牛劲。想跟着村干部一起养牛,当示范户。”西盟县勐卡镇村民娜南说。

  拓展牛饲草来源 多途径保障牛饲料充足

  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坚持“种养结合”两条腿走路,形成互利互补的“种植为养殖提供饲料,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的发展模式。现有皇竹草种植面积833.17亩,巨菌草94亩,青贮玉米1200亩,能够有效满足现有肉牛饲料需求。2023年初,永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还与源恒瑞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200亩白糯玉米种植合同。

  “白糯玉米的茎叶和秸秆营养丰富,可作为养牛的优质饲料。”源恒瑞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永超说。

  2023年,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新建400亩饲草基地,以满足扩大规模后肉牛的饲草需求。

云南省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迈入“千牛村”

  加大加强高标准牛圈建设 让牛住得舒心

  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肉牛养殖户陆续新建了一批现代化高标准牛圈,现有牛圈占地约3.8万平方米,传统牛圈面积3.4万平方米。其中2022年新建高标准现代化牛圈面积4617平方米,申请牛圈奖补资金92.34万元。

  “以前,我们的牛圈多是用竹子、木头搭建,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牛的粪便也难以清理。现在我们建设了高标准牛圈,及时将牛粪清理还田。牛住得舒服了,人居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西盟县勐卡镇肉牛养殖户岩鱼说。

  “犇”向未来 争当“执牛耳”者

  “‘十四五’期间,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肉牛养殖的目标是争当全镇乃至全县肉牛养殖业的“执牛耳”者。围绕1至2头牛的散户、老弱病残户、外出务工户、经济实力弱户等探索落实‘代种代养代卖+人本地务工+饲料本地销售+牛本地购入’模式,发展一批肉牛养殖数量能够达到20至30头的养殖大户,力争1至2户被评为金牌‘西盟工匠’。”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永业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岩江说。

  “代种”:将外出务工户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代种为牛饲草,增加外出务工户收入;“代养代卖”:将1-2头牛的散户、外出务工户等农户的牛交给有现代化牛圈的养殖户代养代卖;“人本地务工”:随着肉牛养殖户养殖规模的扩大,原先的散户及其他本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到养殖大户的牛场务工增加收入;“饲料本地销售”原先的散户及其他农户可以将自家玉米、皇竹草、白糯玉米秸秆等优质饲料,销售给本地养殖户;“牛本地购入”:养殖户之间可以实现肉牛互相购买,降低养殖户购牛成本的同时,实时资源变现增加养殖户收入。

  “在这种模式下,各方将会互利共赢,永业村肉牛养殖前景未来可期。”岩江说。(马晓东 张晓)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徽黟县:生态乡村画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