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征程上林草行业先进模范再立新功 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新征程上林草行业先进模范再立新功 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来源:人民日报2023-03-13 09:32

  阳春三月,草木蔓发。一早,近日刚被授予“林业英雄”称号的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郭万刚就来到治沙点,埋压草方格。郭万刚是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中郭朝明的儿子。上世纪80年代,“六老汉”不甘家园被沙漠吞噬,联户承包治理八步沙。1983年,郭万刚子承父业,一干就是40年。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一个个林草行业先进模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用奋斗的汗水浇灌绿色长城,在美丽中国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中国人民用双手种出了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非凡成就,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美丽中国新画卷不断铺展。

  用汗水浇灌林草

  用科学守护绿色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棋子湾,碧海蓝天,一片葱郁的木麻黄在海与沙之间建起一道绿色屏障。“这是1998年种下的,现在有50厘米粗了。看着自己栽下的树苗逐渐长大,真是让人感到幸福。”全国劳动模范、昌化镇昌化社区农民陶凤交欣慰地说。

  棋子湾曾是片滨海荒漠,干旱少雨,国外专家直言这里种不了树。“这是我们的家园,一定要把树种活!”陶凤交和姐妹们不甘心,在省林科院科研技术人员指导下,改种木麻黄,挖40厘米深坑,有湿沙层后再栽苗,浇足水,再用上营养袋,沙海上逐渐有了点点绿色。

  头顶骄阳、脚踩流沙、肩挑手提、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陶凤交带领的妇女造林队累计种了588万株树,让棋子湾沙漠变绿洲,书写了一段“植树娘子军”的传奇故事。现在,64岁的陶凤交还会带着乡亲们巡林护林,补栽补种,踏过沙地,留下串串脚印。

  植树造林不容易,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场长高玉红深有体会。她指着满山岩石缝中顽强生长的侧柏说:“60多年来,三代原山人就是在这样的石头缝里,攻坚造林,使森林覆盖率不足2%的原山林场,成为鲁中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赢得了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的荣誉。”

  国土绿化,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在实现应绿尽绿后,原山人把工作重心转向了提高森林质量。一方面不断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另一方面进行纯林、低效林林分改造,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大量野生动物和鸟类繁衍生息。

  青山为证。苦干、实干、科学干,林草行业先进模范们用汗水浇灌林草,用科学方法守护国土常青。在他们的示范带领下,我国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神州大地总体上实现了由黄到绿、由绿到美的蝶变。

  一年接着一年干

  一代接着一代干

  八步沙林场深处的眼窝子沙治沙点,黄退绿进。“你看这棵大树,是父辈们40年前栽的。它的根上又发了芽,长出了第二代、第三代树。”郭万刚说,树一代代茁壮成长,治沙人也要一代代接续奋斗。

  如今的八步沙,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70%以上,让古浪县整个风沙线后退了20多公里。

  面对这样的成绩,郭万刚并不满足。他带领治沙团队推行光伏治沙、生物治沙、机械治沙等新模式,继续向腾格里沙漠腹地进发,2021年以来,通过“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植”的光伏治沙新模式,有效治沙5000亩。

  治沙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站出来挑起大梁。“在父辈的引领下,我们要瞄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新目标,积极治沙,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郭玺说。

  在“时代楷模”、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新一代务林人也接过了绿色接力棒。

  阴河分场亮兵台营林区,大西沟攻坚造林地新绿初绽。“坡度超过40度,最薄处土层仅有10厘米,土壤下面是坚硬的板石,中间还夹杂着碎石,小樟子松就是在这样的石头缝里种活的。”阴河分场副场长时辰说,“与第一代务林人的艰苦相比,我们吃的这点儿苦不算什么。传承塞罕坝精神,让绿色在塞罕坝生根蔓延,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再难啃的硬骨头,也要啃下去!”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说,二次创业是新征程上塞罕坝人的新课题,要通过攻坚造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等,让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在美丽中国建设一线,林草行业先进模范们久久为功,再立新功,在他们的示范带领下,广大干部群众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持之以恒地绿化祖国。

  让绿水青山更美

  把金山银山做大

  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之前,“七一勋章”获得者、内蒙古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每天在牛圈中忙碌。

  让草原绿起来,帮牧民富起来,自1974年来到草原后,廷·巴特尔便扎下了根。“1头牛和5只羊的经济价值相当,可5只羊20只蹄子,爱刨草根吃,对草原破坏大;1头牛只有4条腿,吃草尖不影响草生长。调整畜群结构不仅能保护草原,还能增加收入。”秉承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廷·巴特尔用他的“蹄腿理论”示范带动乡亲们优化养殖结构,减轻草场负担,因地制宜种植黄柳、沙棘等耐旱植物,有效遏制草场沙化退化。

  从科学养殖,到发展肉奶加工产业,再到建设现代化新牧区,廷·巴特尔带领当地牧民走上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增收致富双赢之路。如今的萨如拉图雅嘎查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村”,牧民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陕西省延安市,越来越多的乡亲们过上了绿富双赢的好日子。

  “这些年,我们把荒山荒坡建成了绿水青山,又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喜滋滋地介绍,村里以前是安塞最穷的地方之一,去年村集体资产达到30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万元。

  “乡亲们的光景好起来,苹果树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润生说,2015年以来,村里以合作社为平台,依托惠民公司资金、技术、人才优势,联合打造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全村1002人个个成了股东。山坡上退耕还林种苹果,建成1060亩高标准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带动村民种植苹果3160亩。通过“我在南沟有棵树”认养、休闲采摘等途径,村里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

  “红苹果成了致富果,南沟村是延安农村绿起来富起来的缩影。”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延安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占金介绍,延安创造了黄土高原由浅绿向深绿挺进的生态奇迹,同时坚持生态为民,大力发展以苹果、红枣、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如今的延安山更绿了,森林覆盖率达到53.07%,农民更富了,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2万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林草行业先进模范们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广大干部群众向林草行业先进模范学习,让绿水青山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大,阔步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顾仲阳 刘温馨)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看直博会上的新机型

  •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四角坪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