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毕马威中国顾问李慧琼计划提出这样一份建议——建议衔接两地税务制度,推动大湾区跨境活动,积极创造各方“多赢”局面。
李慧琼调研发现,现时两地不同的税务制度是困扰着彼此合作与流通的主要障碍之一。衔接两地税务制度,宏观战略上将可以为整个大湾区的共同发展带来重大的支撑力,让各方能够充分把握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机遇。衔接两地税务制度,能够推动大湾区跨境活动,积极创造各方“多赢”局面。
为让各方能够充分把握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机遇,李慧琼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个人所得税的友善安排——目的是鼓励人才流通。
1.提供税务优惠予于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的香港居民
为减轻港人在内地工作的成本,建议把南沙区港人港税优惠政策--包括免除“先征后退”的行政程序、不再以15%税率为限而放宽至免征“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等扩大至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市,让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的港人,可按香港薪俸税的计税方法,缴纳当地个人所得税。
2. 提供税务优惠予于赴港工作的内地人才
参考横琴优惠政策,对从内地赴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倘若他们仍是内地的税务居民,需就全球工资收入在内地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建议将其税负超过15%部分予以豁免。
3.避免内地和香港两地税务征收权的竞合
建议若个人同时符合内地及香港的税务居民定义,判定其税务居民身份应根据其“永久性住所”“家庭成员所在地”“重要利益中心”“习惯性居所”等先后顺序进行判定:如未能判定清楚,则由两地主管部门通过协商解决。
支持香港加快对外签订更多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目的是加强大湾区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扩大香港的国(区)际《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网络,特别是覆盖东盟国家,避免双重征税和降低香港企业到境外投资的海外税务成本。
研发开支的跨境扣减——目的是鼓励科学研究的跨境合作
建议放宽研究及发展活动(R&D)开支,加计扣减优惠的地理范围,容许香港企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进行的相关活动开支,可享受等同于在香港进行R&D活动的加计扣减(例如最高300%的税项扣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