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科技强国建设开启新阶段

来源:经济日报2023-02-28 09:27

  中国空间站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探日卫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巅峰使命”综合科考首次在珠峰峰顶实施,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成功发射……过去一年,在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筑牢自立自强根基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5%,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这一连串数字,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一以贯之。

  2022年3月15日,《自然》杂志上发布了一项成果: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团队巧妙利用石墨烯薄膜作为栅极,首次制备出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这是人类首次制成栅极长度最小的晶体管。

  2022年5月4日,我国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并首次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峰顶冰雪厚度,在8830米成功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2022年10月9日,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虽然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观测已经延伸至130亿光年以外,但迄今为止,太阳仍是浩瀚宇宙中唯一可供人类详细研究的恒星。”“夸父一号”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说。

  2022年11月7日,《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布了云南大学研究团队培育出的可用于实际生产的多年生水稻成果。这项创新,让本该年年育种插秧的水稻成为多年生作物,一次栽种,多季收割,省种、省钱、省劳力。这项成果入选了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公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三十周年,中国全面建成空间站,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步。

  从脚下的大地到头顶的星辰,从幽微的粒子到广袤的宇宙,中国科技工作者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成果,与近年来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投入密不可分。

  “这些年,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亿元,年均增长近15%,接近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速度的2倍。”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接下来,要围绕产出重大原创成果这个主线,把基础研究的目标导向、市场导向和自由探索这三方面平台都建好。

  点燃创新发展引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一年,中国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稳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呈现新亮点。

  这是高科技产业的重大突破:国产大飞机实现市场化运营,高铁建设树立国际标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特高压输电走在世界前列,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制氢规模居世界首位,“深海一号”实现1500米超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

  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5G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规模世界第一,光电子技术带动产业规模占全球近一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占全球市场近三成。

  这是创新资源集聚的发展高地:2022年,高新区、自创区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贡献了占全国13.6%的GDP,同时在节能降耗方面走在了前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全国平均值的2/3。北京中关村ICT产业规模占全国17%,长三角36个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全国一半,珠三角自创区催生了先进材料等一批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这是创新链产业链加速融合的基建工程:建设19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2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420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0余家技术交易市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超1.5万家,覆盖95%县级以上地区,创业带动就业近500万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36只子基金,总规模达到624亿元。

  这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提升: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至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4万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4.8万亿元,企业贡献了超80%的技术吸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党的二十大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出了明确部署,从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转变成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表明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里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企业要在全链条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激活科技创新生态

  过去一年,我国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统筹国内国际两类人才资源,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释放创新潜能,激活科技创新生态。

  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我国实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完善科技奖励和激励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提出了“破四唯”的许多硬措施;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和科研诚信建设,印发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意见;推进科普工作,建立40多个部门共同推进科普工作的机制,印发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

  科技人才队伍扩容提质。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预计超过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优化高端人才项目,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重点研发计划设立400余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比超过80%;强化外国专家工作,优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生活便利制度,召开全国外国专家工作会议,举办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国际科技合作继续拓展。32项合作成果支撑国家元首外交等重大活动,举办48场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新签和续签了25项科技合作文件;在科技抗疫、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与多个国家开展了深入务实且卓有成效的合作;在科技扶贫、创新创业、技术转移和空间信息服务等方面,惠及了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实现新跃升。(佘惠敏)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浪漫夜樱醉游人

  • 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闭幕演出在济南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战略环境,决策者和智库都要提高战略思维、战略预见、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在驾驭全局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
2023-03-30 09:23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观测迄今最亮伽马暴示意图 中科院高能所供图  基于极目空间望远镜的精确观测数据,科学家们发现GRB 221009A将伽马暴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
2023-03-30 09:08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这辈子,我只想做一件事:为制造中国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而不懈奋斗。 2003年,我和其他5位科技工作者一起,在中科大一间闲置教室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小组。
2023-03-30 09:04
积极引导各方面一起来关心青年科技工作、奖励青年科学家,对于夯实中国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力量、培养未来科学家,意义重大。
2023-03-30 09:03
拉尼娜现象确实会导致全球气温降低,但具体到某个地区,其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3-30 09:19
研究人员还调整了这一系统,用于针对活体小鼠的细胞,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在活体生物中引入蛋白质。张锋解释称,治疗分子的递送是当前医学的主要瓶颈,团队需要大量的选择性研究,才能将这些强大的新疗法送入体内正确的细胞。
2023-03-30 09:18
就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言,白春礼认为,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大量投入,也需要科学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3-03-30 09:15
为这些伪科普买单的受众,常常是诚心求医问药、但科学素养不足的中老年群体。我们不仅期待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亮剑,让真知识脱颖而出,让伪科普无处容身,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
2023-03-30 09:14
传统立式车铣机床多为三轴,指代表刀架水平移动的X轴、滑枕上下移动的Z轴、工作台上回转的C轴,共三个进给伺服轴。2023年以来,武重集团陆续接到批量机床订单,用户来自风电、机械工程箱体加工及齿轮加工等领域。
2023-03-30 09:13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