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经济频道> 焦点 > 正文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来源:经济日报2023-02-16 10:36

  软环境要成发展硬支撑

  春节过后,很多省区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新春首会,强调更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各地重视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强信心、拼经济,可谓抓到了点子上。

  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对于广大市场主体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般重要。近几年,受疫情冲击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市场主体面临发展考验。此时,各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久久为功。统观新春首会研究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既有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可尽快补齐有关短板,力争迎头赶上;发达地区优化营商环境,争取“更上一层楼”,有助于保持领先优势。也就是说,无论发展水平如何,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应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放松自我要求,需要向先进地区学习,向国际先进经验学习。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各地需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清醒投入其中。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提到营商环境,很多人会想到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近年来很多地方在建设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举措,“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多跑一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减税降费‘放水养鱼’”等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相关政策举措对于市场主体便利办事、享受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减轻负担“轻装上阵”等发挥了很大作用,各地应按照中央要求部署,进一步抓好落实。还应看到,水、电、气、运等生产要素是否齐全,生产配套是否方便,对优秀人才和优秀企业家的优待政策如何,也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生产要素越方便配套,人才和创造越被尊重,就越有利于企业前来投资、安心发展。此类细节同样值得有关地方深入考虑,拿出可行措施。

  总之,优化营商环境绝不能只是嘴上说说、会上念念,必须深刻认识此举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就业、展现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必须带着问题意识、效果意识拿出真招实招,抓细抓久,切实为市场主体解难题、增动能,助力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让营商“软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马洪超)

  细处着手化解企业难题

  在尚未建设地铁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却有着一张张各不相同的“地铁运行图”,见证着绥化市营商环境的向好变化。

  “通过‘地铁运行图’,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站所需要的文件目录、办理时限、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审批时间大幅降低。”黑龙江冰泉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科告诉记者。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最真切。自2019年以来,绥化市探索构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系统,创新设置“地铁运行图”,从最初的34站精简为14站。“企业打开这张图,就能看到项目进展程度;审批部门打开这张图,就知道什么时候办理什么事项;首席服务员打开这张图,就知道下一步应该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主管部门打开这张图,就能看到‘地铁’是否正点运行,是否存在断点、堵点,并跟踪督办。”绥化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说。

  优化营商环境,要在细微之处用力,解企业难题,用服务暖心。在黑龙江双鸭山市四方台区,税务部门开通了对企服务绿色通道。双鸭山杨木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是当地招商引资企业,主营业务符合风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适用条件。以前,公司财务人员每月要从哈尔滨到双鸭山办理退税,费时费力,还增加了企业纳税成本。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主动提供一对一辅导和帮办代办服务,指派专人每月定期为该企业代办申报和退税业务,所需资料和审批印信均以特快专递方式来往交互。目前,已为该企业提供代办退税业务13笔,落实退税近200万元,保证了政策优惠的直达快享。”双鸭山市四方台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主任李鹏超说。

  推进东北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是重要着力点。黑龙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由2889项压减至992项,初步实现全省112个重点镇“一枚印章管审批”全覆盖。全省开办企业、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办理建筑许可、不动产一般登记、纳税和办理破产5项重点事项的办理环节、办理时限平均压减39.1%和41.2%。

  黑龙江还专门制定出台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环节最简、办事材料最少、办事时限最短、办事费用最小、便利度最优、满意度最高的“六最”服务品牌建设。(经济日报记者 吴 浩)

  系统推进激发主体活力

  从项目落地到登陆资本市场,位于浙江省安吉县的能链智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仅用了半年。“安吉这个朋友能处!”企业副总裁李秀明表示,浙江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但良好的营商环境比要素成本更重要。“营商环境越好,越受资本和优质企业青睐。”李秀明表示,能链智电落地上市后,一大批新能源领域企业选择安吉。不久前,能链智电与另一落户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为民宿行业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是系统工程,也是基础性工程。新年伊始,浙江开展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把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部署,推动今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浙江提出,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500亿元以上;深化“减证便民”行动,努力实现市场监管、税务、经信、商务等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消除市场准入壁垒,规范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和行政备案;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

  在浙江新昌,当地通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筑牢法治化、公平化营商环境。新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进一步整合精简执法队伍,下沉执法权限和力量,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全面推进执法监管数字化改革。目前,新昌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后综合执法案件同比增长47%,投诉举报同比下降36%。

  作为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杭州推出153项改革事项、509项改革举措,创新试点成效明显。“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质押,企业拿到200万元银行授信,缓解了生产采购的压力。”得益于改革创新,杭州紫来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合伙人闫树军顺利让数据变现,拓展了融资渠道。

  据了解,浙江正建立营商环境创新改革事项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对创新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市场主体欢迎的措施,及时推广复制。目前,杭州试点的50项改革措施,正向全省逐步推广。

  “我们推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并不是零敲碎打,而是具有系统集成性和叠加效应,旨在促进经济稳进提质、企业创新活力迸发。”浙江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一号改革工程”,浙江将开展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改革清单牵引、数字营商领跑、营商“微改革”攻坚、长三角营商共建、政企亲清共筑等行动,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经济日报记者 柳 文)

  创新举措破除机制障碍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进一步释放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服务各类企业再加力的鲜明信号。

  靠改革破解难题,靠市场集聚要素,靠机制增强动力。2022年以来,河北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当地推进“放管服”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提速,省级61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探索开展全域营商环境评价,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显著提升;建立专门招商机构、专业招商队伍,开展央企入冀等招商行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河北,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

  同时,河北各地区各部门出台针对性举措,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保定市发布16条惠企措施,聚焦企业迎查多、负担重问题,实行“无事不扰”诚信监管,对诚信守法类企业大幅降低检查次数;持续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我帮企业找资金”专项行动;同时,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办法。

  近日,河北任丘市的柏雪取得了食品经营许可证,成为任丘市“一网通办”政策下的受益者。“一网通办十分便利,食品经营企业仅用一天时间便能拿到电子食品经营许可证。”柏雪说。沙河市河北冀中新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签约后,就享受沙河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红利,政府指定专门部门、专职代办人员,不仅全程帮办各类手续,还定期登门协调处理项目建设、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公司对未来发展信心更足。我们将在原定两期2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投资,追加建设三期12万吨玻纤生产线。”公司副总经理曹宏伟说。

  2022年,河北省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3家、“小巨人”企业135家,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000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119家。“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要从营商环境抓起。去年以来,河北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增强了企业家到河北投资发展的信心。当前,河北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企业投资发展积极性。”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

[ 责编:李汶键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通辽:两千万亩玉米春耕正当时

  • 河北卢龙: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