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循环经济服务绿色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循环经济服务绿色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来源:经济日报2023-01-28 09:05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实践和成效,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十年来,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务实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变革,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循环经济能够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循环经济有力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十年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取材料替代、燃料替代、流程优化、产品循环等举措,持续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和废弃物产生强度,为重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全面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形成了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五化”利用模式。2021年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1%,比2012年增长约14个百分点。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推动源头减量和过程优化,打造了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逐步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的全链条绿色产品供给体系。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能源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固废综合利用,共建共享供气、供热、供水和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到2021年底,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了循环化改造,园区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提升服务业绿色化水平,升级完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引导生产商、消费者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和可降解包装,快递包装循环中转袋使用基本实现全覆盖。2021年,全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比2012年提高约16个百分点,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58%。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利用生产生活中各类废弃物为主要特征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利废范围不断拓宽、产业质量不断提升、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已成为我国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绿色增长提供了产业载体。

  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领域不断拓宽,几乎涵盖了从传统工农业废弃物到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等新兴废弃物的方方面面,成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方式不断优化,在使用废弃物生产传统板材、建材等的同时,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碳基产品,利用废塑料生产复纺涤纶长纤维,利用大宗固废生产建筑新材料等高值化途径也不断扩展,部分已实现产业化应用。聚焦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城市矿产三大类典型固废利用,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推动技术与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据粗略测算,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企业已超过10万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量约38亿吨,比2012年增加了约17亿吨;废钢铁、再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85亿吨,比2012年增加了2亿吨以上。2021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超过3万亿元,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左右,带动超过3000万人就业。

  发展循环经济引领形成绿色生活新时尚

  绿色发展同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持续提升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培养低碳节约习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新时代十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闲置经济、共享经济已融入百姓生活,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普及。

  共享经济已成新时尚,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2021年,我国共享经济持续呈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全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3.69万亿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3亿人。闲置物品循环利用蔚然成风,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电商新模式,交易产品认证测试等配套体系不断完善,交易品种几乎覆盖所有消费品品类,二手闲置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用户规模达到数亿人,90后、00后成为二手商品交易主力军。垃圾分类已成为绿色生活新时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持续提升。2021年,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77%,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已达到九成以上。

  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和成效表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模式、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然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当前,我们已经踏上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要在新征程上找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使命、新方位、新目标、新任务和新举措,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朱黎阳 作者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徽黟县:生态乡村画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