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稳产稳价 守好百姓“菜篮子”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稳产稳价 守好百姓“菜篮子”

来源:人民日报2023-01-20 09:25

  1月17日,河南省内黄县广发瓜果菜专业种植合作社,8000亩黄瓜进入采摘期,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挑选、打包。“我们控制好育苗和田间管理时段,保证温棚内的黄瓜在春节前后达到产量高峰期。”合作社负责人董中波说。

  同一天,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七里甸街道的倍全优选便民生鲜超市里,各类蔬菜一应俱全。超市负责人黄金利说,蔬菜、水果、肉类等都是统一配货,“既能现场挑,还能线上买。”

  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春节期间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保障蔬菜、肉蛋奶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目前,市场供应数量充足,品类丰富,价格平稳。

  压实责任,“菜篮子”拎得稳

  “为确保春节期间‘菜篮子’供应充足,我们要求每天至少供应绿叶类蔬菜300吨以上,其他类蔬菜500吨以上。”福建省龙岩市商务局副局长李俊杰说。

  小小“菜篮子”,事关大民生。近年来,各地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上取得了新进展,“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增强,流通体系持续完善,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应急调控机制逐步健全。

  稳产保供基础好,市场总体平稳,呈季节性波动。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12月份,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7.35,环比涨0.65个点,同比跌1.91个点。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均价每公斤4.69元,同比跌10.3%,较前三年同期平均低4.3%。2023年第一周,猪肉、鸡蛋价格继续下跌。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蔬菜均价小幅上涨。

  防疫情、保供给,两手抓换来两手硬。

  早在2022年5月,农业农村部会同“菜篮子”食品部际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印发工作指南,指导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2022年12月召开全国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视频会,部署元旦、春节及今后一个时期“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毛德智介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近期派出了29个调研督导组,调研督导各地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情况和农业稳产保供的情况。目前蔬菜、生猪等重点“菜篮子”产品生产和上市流通正常。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落细,确保供给充足。

  山东青岛建立市场预警、产能日调度等制度,重要农产品均衡保供、自给有余,全力保障好1000多万常住人口吃菜需求。广东广州抓自给能力建设,2022年市级财政投入2.23亿元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说,健全应急保供体系,分级制定应对措施,确保一旦出现特殊情况能够及时启动应急机制,保证供给充足。

  抓好生产,“菜园子”产得丰

  眼下正是大棚蔬菜的采收期,在山东省寿光市东华蔬菜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庞东正带着村民们将蔬菜装车,销往各地,“春节蔬菜需求量增大,我们加班加点采摘打包发货。”

  看种养情况。今年春节期间,全国“菜篮子”生产供给有保障。当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同比增加97万亩。蔬菜产量在去年高产量基础上有所增长,水果产量也处于高位,生猪产能位于合理水平。

  看产能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这十年,我国主要“菜篮子”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国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禽蛋、牛奶等产品总产量达13.01亿吨,比2012年增长25.4%。

  “菜篮子”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国强说,我国在确保扎紧“米袋子”同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居民餐桌更加丰富、质量更优,百姓“菜篮子”越拎越丰富。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打造绿色可追溯农业新模式,建立健全企业“区块链溯源+合格证”制度。“现在我们种的菜,不仅品质好,还都是有‘身份’的,走到哪都受欢迎。”赣县区五云镇菜农曾广献自家种的绿色有机芹菜,成为深圳蔬菜批发市场上的“尖货”。

  2022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两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抽检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五大类产品106个品种130项参数14437个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7.6%,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

  顺畅流通,“菜盘子”供得优

  临近春节,承担北京80%以上蔬菜供应的新发地市场里的生意格外红火,春节期间将持续做到24小时不打烊。在蔬菜批发区,不同品类蔬菜应有尽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不断丰富节日市场供给。制定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预案,加强市场监测预警,适时增加储备投放。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说,会同有关部门优化通行保障措施,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障“菜篮子”产品、农资等重要物资运输顺畅。目前,全国蔬菜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蔬菜供给呈现“大菜园、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鲜活农产品实现跨区域调配、跨季节销售,各类蔬菜基本都能实现全年供给。

  随着物流水平提升、市场信息贯通,越来越多的生鲜农产品实现朝采夕至,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拎得更好了。

  在河南郑州北站,春运期间,满载着蔬菜、牛奶、冷冻食品等节日物资的货物列车,从各地来到这里集结、重组。郑州北站运输副站长朱敬山介绍,1月份以来,车站货车办理量逐步攀升,日均办理货物列车达25940多辆,为全国节日物资提供运力保障。

  农超对接、生鲜电商,让新鲜蔬果24小时内实现“从田间到餐桌”,春节“吃得好”变得更容易。为畅通蔬菜、水果等供应的“最后一公里”,各地科学规划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生鲜电商、社团团购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便民菜摊、社区驿站等就在居民家门口,与农贸市场、社区超市等设施一起,共同织密“菜篮子”产品顺畅流通的基础网络。(本报记者 高云才 常 钦)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八届进博会丨中国馆精彩亮相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创纪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电动车充电慢、冬天“趴窝”、安全隐患大……这些困扰电动出行的难题,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0:19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
2025-11-06 10:1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2025-11-06 09:56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