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铆足劲多产粮、产好粮”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铆足劲多产粮、产好粮”

来源:人民日报2023-01-06 09:21

  开栏的话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今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记者分赴祖国各地,行走基层一线,深入各行各业,记录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足迹,展现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北风凛冽,树枝摇得嘎吱响。李辉军麻利地将小铲子、卷尺等工具装兜,往肩上一搭,大步流星往地头走去。麦田里,嫩苗密密匝匝,连成片。田垄边,渠相通,路相连,人们正忙着灌砂浆、砌沟坎。

  今年58岁的李辉军是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常家镇北板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子地处马颊河东岸,毗邻黄河,曾有很多盐碱地。为了改碱,村民使足了劲——秸秆还田,合理轮作,引来黄河水漫灌压碱,提高了粮食产量。

  两年前,县里领导干部来村里调研,说要建“吨半粮”核心区。啥是“吨半粮”?一番打听,李辉军弄明白了: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

  2021年,德州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100万亩核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

  李辉军一琢磨,这是好事,赶紧申报。最终,村里1200亩地纳入核心区。

  实现亩产“吨半粮”,设施得跟上。“原先,一下雨,沟渠就堵得满当当;田间的泥巴道,农机开不进。”说起过去的基础设施,李辉军不时摇头,“再说那老泵站,电机哼哼转,水断断续续出,灌溉效率低,还浪费水资源。”

  庆云县在德州市率先发行相关政府专项债券1.88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及配套农业设施提升工程建设。同时,聘请设计公司,对“吨半粮”核心区路、沟、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规划。

  修公路,建新桥,通沟渠,换泵站,装暗管,北板营村1200亩土地基本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

  这两年,德州还实施“吨半粮”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庆云县对核心区农民发放有机肥,组织农技专家“一对一”跟踪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常家镇与附近养殖场合作,铺设沼液管道,免费供应沼液,化肥施肥量降了,地力提了上来。

  “过去,土地梆梆硬。”李辉军蹲下身,捡起一块土疙瘩,轻轻一攥拳,细土顺着指间滑落,“如今,这块地‘营养十足’。”

  为推动“吨半粮”产能创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德州2022年举办“粮王大赛”,由市、县、乡三级评选,依据夏秋两季产量,评选出市级“全年粮王”。

  李辉军代表村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报名参赛。去年夏收时,几名专家来到北板营村,通过去杂、测定、称重等多道工序,对核心区小麦进行实打测产。结果让李辉军振奋不已:小麦折合亩产量743.2公斤,创全县单产纪录。时隔几月,再传好消息:玉米亩产达924.24公斤,也刷新全县单产纪录。

  “按目前产量,一亩地收入超过3000元。”眼下,李辉军就盼着农业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工,“新的一年,铆足劲多产粮、产好粮。”(本报记者 李 蕊)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