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济向好有力支撑人民币汇率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经济向好有力支撑人民币汇率

来源:经济日报2023-01-04 09:22

  弹性不断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202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致走出了“两贬一升”的行情,而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则保持了平稳,彰显出人民币的韧性所在,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更加明显,及时有效释放了外部压力。

  对于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专家和研究机构认为,尽管国内各类政策的支持、美元的强弱、跨境收支的变化以及监管当局的汇率相关政策将是影响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多重因素,但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涨跌不取决于美元强弱,也不取决于中美利差,而是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经济基本面企稳后,人民币汇率也将随之得到有效支撑,预计人民币汇率全年为震荡偏强的走势。

  多重利好推动“返6”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2年,可以说,人民币汇率走出了跌宕起伏的一年。受美联储加息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4月中旬开始阶段性走低,至5月中旬贬值至6.8左右;经过一段时间震荡后,8月中旬人民币汇率再次走贬并跌破“7”关口,10月末跌破7.3关口;不过,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弱化以及国内疫情防控优化影响,11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强势反弹,并在12月收复了“7”关口。

  202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全年累计贬值5889基点,贬值幅度超9.23%,这也创下了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的最大贬值幅度。不过,从全球范围看,与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处于平均水平。跨境资金流动虽有波动,但总体平稳有序。2022年,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原因之一就是美元强势飙升,在美联储加息的货币紧缩进程中,美元指数创出2003年以来的最高值,但目前已有回调。有测算显示,2022年,美元指数升值约8.3%,多数主要货币走贬。人民币相较美元贬值约9.4%,但较非美货币则相对稳定,较欧元小幅贬值约2.9%,较日元升值约5.8%。

  去年末人民币汇率的涨势会延续到今年吗?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认为,去年11月末开始出现的人民币上涨可能不是短期的调整波动,而是一个趋势性的上涨,人民币接下来或将出现反弹。在他看来,给出上述判断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的地产、疫情等方面的短期问题在今年都会逐渐改善并解决,二是美国经济的先导指标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因此,中美两国基本面在今年可能会出现错位,发生“彼消此涨”,人民币可能会开启一轮新的上升周期。

  “从四方面因素来看,2023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大于贬值压力。”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首先,从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看,2023年中国处于主动去库存向被动补库存转化阶段,而美国则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领先于美国。其次,从货币政策走势看,在美国ISM制造业PMI持续位于荣枯线之下,以及美国长短端利差倒挂的背景下,2023年三至四季度美联储大概率降息,中美利差大概率收窄,利多人民币汇率。再次,从美元指数的走势看,美元指数处于周期的顶部区域,随着美国宏观经济承压及美联储降息,美元指数下行是大概率事件。最后,从人民币汇率自身周期看,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811汇改”以来的第三轮周期的底部区间,后期升值是大概率事件。

  研究机构认为,美元在2023年初有可能走强且伴随着一定波动,这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可能在2023年初走弱同样存在一定波动。不过2023年中国贸易顺差将大致持稳,再考虑到美联储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降息,以及随着中国经济重启和持续复苏,预计市场情绪将推动今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外汇市场开放迈新步

  岁末年初,外汇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也迈出新的步伐。近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1月3日起,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延长至北京时间次日3∶00,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更多交易时段;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浮动幅度、做市商报价等市场管理制度适用时间相应延长。

  “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可以增加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时间,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人民币外汇交易,优化了人民币外汇交易投资环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年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支付结算中的比重稳步提升,人民币越来越受全球欢迎,相应的人民币市场交易方面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将有助于拓展境内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促进在岸和离岸外汇市场协调发展,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周茂华认为,可以预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市场不断发展,未来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时长也将逐步延长,人民币外汇市场全天候交易或将逐步形成。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近日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1月1日起,调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货币篮子权重。具体来看,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篮子中,下调美元货币权重至0.1983,下调欧元货币权重至0.1820,此外,还下调了日元、英镑等权重。

  公告显示,为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指数货币篮子代表性,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计划根据《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货币篮子调整规则》,调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和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的货币篮子权重。公告还显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22年8月对SDR货币篮子权重进行了调整,交易中心相应调整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的货币篮子权重。市场人士认为,美元权重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币相对美元变动对CFETS指数的影响降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提到“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此,专家表示,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是我国国力增强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从“稳慎推进”到“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或从探索和积累经验的初始阶段,步入制度设计与行动的有序发展新阶段。

  强化风险中性意识

  2022年,波动加剧的人民币汇率,对市场主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是经历了4月和8月两轮快速贬值,进入11月后,在多个利好因素积聚下,人民币步入升值区间,尤其是在11月4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暴涨超1500点,单日升值超2%,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大单日涨幅。12月,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双双升破7整数关口。

  市场人士表示,2022年人民币开启趋势性贬值,速率较2015年和2018年更快,但同时,11月以来,汇率反弹幅度、速度也较2015年和2018年快,这意味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越来越大,而遵守风险中性原则,也成为众多外贸企业的避险共识。

  以进出口总额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外贸大省广东为例,2022年1月至9月,广东省(不含深圳)人民币外汇远期及期权签约额1077亿美元,同比增长30%;外汇套保比率29%,较2021年全年提高6.6个百分点。“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增强,汇率风险管理对于外贸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将汇率波动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已成为外贸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局长白鹤祥近日发文称,对此,我们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降低汇率风险管理成本,提升企业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体验,树立汇率风险管理中性理念,使辖内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最近人民币汇率的反弹行情再次印证了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哪怕是短期汇率走势。同时,也证明了中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汇率在均衡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央行早在2021年5月底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公报中就指出,汇率不论短期还是中长期,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在同年11月份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八次工作会议公报中又预警,未来人民币汇率既可能涨也可能跌,双向波动是常态,合理均衡是目标,偏离程度与纠偏力量成正比。

  2023年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在管涛看来,对于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来讲,还是要进一步强化风险中性意识,不要单边押注人民币汇率涨跌。不论市场主体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在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与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的基础上做好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拟定应对预案,有备无患。(姚 进)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