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国绿色金融居全球前列
首页> 经济频道> 焦点 > 正文

我国绿色金融居全球前列

来源:经济日报2023-01-03 09:3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中,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全球吸引力、影响力正在不断提高。最新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绿色债券存量规模逾1.26万亿元,均居全球前列。

  持续完善顶层设计

  先铺轨道再跑车、持续完善顶层设计,这是我国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五大支柱’已初步确立,‘三大功能’已日益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前者分别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产品与市场体系、国际合作,后者分别为资源配置、风险防范、价格发现。

  发展绿色金融的目的,是动员、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

  一方面,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明确标准才能促进规范发展。记者从监管部门获悉,当前,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除了此前已发布的4项标准,已有另外15项标准进入立项或征求意见环节,内容涉及多个重点领域。

  另一方面,要开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引导,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过为期一年的探索实践,碳减排支持工具已取得了良好效果。“碳减排支持工具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提供碳减排贷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新街口支行行长李湛说。

  “近期,我们还将两家外资银行纳入了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央行行长易纲表示,截至2022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已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

  鼓励推动产品创新

  有基础还要提质量、鼓励推动产品创新,这是我国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助力。近日,监管部门首次对绿色保险进行了定义,并建立了《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绿色保险,是指保险业在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运行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等经济行为的统称。”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国稳步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贷款业务规模持续提升,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产品日渐丰富,市场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全球第二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说。

  产品创新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截至2022年11月24日交易结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破2亿吨大关,超过半数的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了交易。建设碳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

  随着碳市场的发展,“碳排放配额”被金融机构纳入合格押品范围的时机也已成熟。目前,我国首例引入第三方代管模式的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成功发放,为绿色金融的产品创新再添路径。“工行北京分行牵头筹组行内银团,为江苏华电句容发电有限公司办理了5000万元的营运资金贷款,质押方式是117万吨的碳排放配额。”李湛说。

  “全国碳市场的潜力、空间比较大,从长远看,可开发碳资产相关的衍生产品或挂钩产品,进一步丰富金融资产投资产品,更好满足风险管理需要。”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在此基础上,还可发挥碳资产的价格引领作用,引导更多资金流入节能减排领域。

  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扩大开放合作、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这是我国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底气。中国是二十国集团中最早提出绿色金融议题的国家,推动、参与了多项国际合作机制。202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欧盟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为中欧绿色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便利绿色跨境投融资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我国还将深度参与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与治理。”宣昌能说,我国将积极参与、引领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标准制定,协调开展转型金融发展、金融科技应用、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重要工作。

  宣昌能表示,除了国际合作,我国绿色金融还将从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标准中外接轨。“要探索、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推出统一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逐步拓展披露范围,稳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二是用好、用足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氢能的潜力巨大,可以作为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抓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表示,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产氢国,但应用到交通的量只占0.1%。“未来10年到20年将是重要机遇期,可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积极谋划。”

  三是切实防范与气候环境相关的金融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发展战略和业务流程管理。“要打造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轶颋表示,金融机构要坚守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原则,加大对绿色低碳创新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支持。(郭子源)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成功合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