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专家建言以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民生 > 正文

专家建言以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光明网2022-11-15 18:24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称,我国品牌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在打造提升农业品牌方面,《意见》明确,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聚焦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打造一批品质过硬、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精品区域公用品牌。

  同时,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加强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发展,打造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开展脱贫地区农业品牌帮扶,聚焦特色产业,支持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及一批产品优、信誉好、产业带动性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合作社品牌、家庭农场品牌和农业领军企业品牌。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副总编辑马海涛表示,该活动通过全媒体推广传播和全链条资源聚集,大力推动人民名品选品基地、直播基地、民生名品、国货精品征集,实现产品推广、品牌提升、商品推介,助力培育具有较强支撑能力的优势产业、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地方品牌,搭建产业、企业、电商与乡村振兴桥梁,打通产品端、物流链、直播平台和销售端,通过征集的方式,为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做出媒体贡献。

  “我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乡村振兴普遍面临着三个缺:缺人才、缺资金、缺产业。而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新抓手。”品牌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品牌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志懿说。他表示,从2022年开始,乡村振兴已进入新的起点和阶段,因为有很多新的问题亟待解决。“缺人才”体现在农村空心化问题非常严重,农村居民普遍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严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更谈不上具有一定知识水平、有见识、有资金实力的农村产业带头人。调研还发现,农业产业发展“缺资金”问题突出。资金真正落实到基层的很少。因为,这些钱哪怕是零利息也是要还的,而且会有名目繁多的考核要求。如果地方没有成熟的产业和赢利模式,是不敢轻易拿这些钱的。“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没有产业的带动,乡村振兴很可能是一句空话。”周志懿说,产业振兴有一个极其关键与重要的环节就是销售。产业如果不能及时完成销售的转化,农民的共同富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如何化解这“三个缺”?周志懿认为,“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新抓手。小岗村也好,华西村也罢,无一不是品牌化的成果。”

  发布会上,有专家举例称,奉节脐橙是重庆市优势脱贫主导产业之一,其品牌价值高达182.8亿元,位列全国脐橙类第一。目前,奉节县种植脐橙年收入达10万元的果农超过2000户。今年,奉节脐橙年产量预计达40万吨,综合产值超38亿元。

  荣昌猪是中国三大优良猪种之一,具有肉质好、耐粗饲等优良特性。荣昌常年存栏荣昌母猪4.2万头,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广的优秀地方猪种之一。去年荣昌猪品牌价值达36.81亿元,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集群规模达200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省级重点培育的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3000多个,脱贫地区的品牌农产品平均溢价超过20%。各类农业品牌正在成为各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一级巡视员周久财表示,“乡村振兴首要的是产业振兴,而在产业振兴中,乡村旅游正成为一个重要力量。”他说,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不光形成了很大的规模,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带来了城乡互动,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也需要向品牌化、专业化发展。

IMG_257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也要求,把农业品牌打造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农业品牌建设促进机制和支持体系更加健全,优秀品牌脱颖而出,品牌溢价效应明显,农业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显著提升。

  周志懿建议,对乡村振兴品牌进行科学定义与科学分类。以产业为基础,以乡村空间作为载体,利用自然、文化、旅游等各种特色资源,通过定位差异化、表现符号化等,进行整体包装营销。

  “品牌化经营的目的并非仅仅让某个农产品增值溢价,而是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个乡村品牌的资产积累、资产增值。”周志懿说。

  发布会上,多位专家和企业界人士表示,农业品牌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品牌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持续用力,在品牌助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协同发展上持续用力,在运用数字技术扩大农业品牌影响力上持续用力,让更多大而美、小而特的农业品牌畅销全国,走向世界。(曲涛)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