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苏州高铁新城:多措并举加强人才“引”“育”“留”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民生 > 正文

苏州高铁新城:多措并举加强人才“引”“育”“留”

来源:光明网2022-11-14 18:48

  近日,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骨干企业名单公布,苏州高铁新城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荣登榜单。

IMG_256

IMG_256

  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骨干企业评选活动由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发起,旨在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骨干企业培养力度,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大做优做强,扩大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服务优势,切实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经机构申报、各地推荐、审查评估、社会公示等环节,全市共有10家机构入选。

  苏州高铁新城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系苏州高铁新城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二级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向企事业单位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高端人才猎聘、人才公共服务、人才派遣、人才培养、服务外包等一站式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公司成立以来,依托苏州高铁新城产业发展阵地,切实提升创新发展和人力资源配置能力,为苏州高铁新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人力资源服务保障,在促进就业、引进人才、服务用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人力资源服务业各个领域,在既有业务基础之上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和数字化转型,在人才“引”“育”“留”方面下足笔墨做文章,致力于打响“苏州高铁人才”品牌。

  苏州高铁新城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孕育于朝气蓬勃的苏州高铁新城,成长在开放再出发的发展浪潮中,跟随苏州高铁新城一同成长,深耕苏州高铁新城多年,在人才配置方面起到了支撑作用,形成了以“苏州高铁人才”为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公司目前和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等一批新兴高技术产业头部单位建立常态化合作。

IMG_256

  为解决疫情背景下企业的人才招引迫切需求,基于“依托政府、服务企业,小平台、大服务”的建设理念,公司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城招聘平台,作为苏州高铁新城企服平台专属板块,平台拥有发布岗位、投递简历、数据分析等数字化功能,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之间搭建供求匹配的“直通车”,推动求职招聘“零距离”,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一站式就业招聘服务。

  截至2022年11月,平台已注册企业超过250家,发布1600多个岗位,累计收到简历3万多份,线上产业、高校专场招聘会12场。逐步形成“来相城找工作 就上新城招聘”的品牌效应。

  公司运营的招聘直播品牌——相遇•招聘直播间,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科技赋能人才招聘,为产业招引配套服务,促就业、保民生。通过云端直播招聘,打破空间限制,提升招聘精准度、透明度,直播的互动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加强求职者与招聘方之间的便捷沟通,为企业提供有力的用人保障。

  作为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人才招引工作力度上下足功夫,根据企业人才实际需求,进行“量体裁衣”,按照“缺什么”“引什么”的思路实行“精准引才”,量身打造引才渠道清单,积极承接全国各大高校招聘会、产业专场招聘会50余场,将更多人才汇聚到这里。

  公司打造的苏州高铁新城环秀湖培训品牌,以“契合产业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整合、共享、提升”为目标,致力于为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提供高效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整体学习解决方案,推进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着力提高人才供需配置效率,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多样化党建阵地和楼宇培训场地20余个,百余名师资,涵盖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20大类,万余门课程等资源。下一步,公司还将联合各大高校、协会,聚合头部产业讲师资源,结合产业发展进行定向授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新兴产业发展日益加快,对于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公司积极走访重点产业企业,密切联系高校,着力推动优质企业与各类院校的合作,为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公司从人才培养源头入手,凝聚各方力量,力争为产业发展输送一批专业对口、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

  公司非常关注各类产业人才的工作、生活,依托运营环秀湖人力资源经理人联盟、环秀湖创业俱乐部两大服务平台,为各类高层次人才、企业搭建学习交流、融汇理念、共同提高的平台,营造省心、舒心的氛围。

  目前拥有会员单位百余家,每年开展10余场公共活动,涵盖专题工作研讨会、人才主题活动、管理培训讲座、游学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政策咨询、科技项目申报服务,“诚意满”带来“人气满”,想人才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努力做好城市服务的“店小二”。

  接下来,苏州高铁新城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将继续把握时代机遇,紧握时代发展脉搏,持续推进公司数字化建设进程,倾心为产业深化发展建立人才引擎,为相城区“双中心”建设提供人才动力。(苏州高铁新城管委会  黄丹)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