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产业政策聚焦强韧性优布局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产业政策聚焦强韧性优布局

来源:经济日报2022-09-26 09:39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这一部署再次强调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性。

  “下一步,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分类精准施策,补短板、锻长板,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确保产业链稳定安全。”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魏琪嘉说。

  产业链供应链有序恢复

  “8月份,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和疫情散发多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积极应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加快推进实施,工业生产小幅回升,延续5月份以来稳步恢复态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介绍,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5%,继续保持快速回升态势,增速较上月加快8.0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增速较上月加快4.9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加快,全力保障极端高温情况下全社会用电需求。

  在魏琪嘉看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畅通,一方面得益于各地针对包括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领域企业建立“白名单”制度,通过加强省部协同和跨区域协调,实现企业稳产保产;另一方面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具有强大韧性,与产业提质增效有效配合,工业体系完备优势显著。

  但也要看到,疫情扰动因素仍存,部分地区曾出现人员返岗受限、跨区域物流受阻、运输不畅等问题,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冲击。关键是要做好应对预案,特别是强化物流末端配送能力,推动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同样认为,在物流环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是打通供应链堵点卡点的有力举措。比如,得力集团打造的智慧物流体系给出有效解决方案:在仓储布局上,构建中央仓、区域仓、城市仓三级仓储体系,总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110个省仓与城市仓覆盖全国县级以上所有城市,保障其产品的精准与快速流转;在订单响应及处理上,采用智能机器人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实现各供应链环节数字化协同,货品出库经高速堆垛机、多层穿梭车、机器人自动拆垛、自动贴标、AGV自动搬运等流程,实现全程无人化、智能化作业,大大提高了从拣配到装车的运作效率。

  “智慧物流作为集团供应链体系坚实底座,全面满足多产业多业态发展需要,给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采购体验。”得力集团CEO陈雪强说。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当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正是拥有雄厚制造业基础,才支撑了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并迅速恢复。“在轻工、电子等诸多领域,无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配套体系,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也是出口额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付保宗告诉记者,下一步要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下功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在全球进行产业布局。

  今年6月,TCL华星印度工厂首条产线具备量产能力,这是TCL华星在海外布局的首个半导体显示制造基地,该项目将与TCL科技在印度布局的整机产线协同,打造从面板模组到电视整机一体化制造能力。作为国内较早涉足海外市场的企业,TCL已经在全球拥有32个制造基地,涉及智屏、手机、空调等产品,在当地实现从产品开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全产业布局。得益于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今年上半年,TCL智屏销量在海外超过20个国家及地区排名位居前五位,且市场份额同比增长。

  “中国企业要将产业链延伸到主要国家或经济体,从而带动国内核心部件、材料、装备出口,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将全球业务做大做强。”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产业链国际化,不但能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也能通过产业输出扩大中国制造影响力,这是一种适应投资贸易规则变化的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

  魏琪嘉认为,我国在高端材料、关键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工业软件等基础领域存在诸多短板,整体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从而阻碍了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必须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的全面自主突破,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核心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同时,针对亟需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先期打造以国内循环为主的产业链,逐步实现进口替代,进而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全球市场,最终达到国际循环与国内循环无缝衔接并占领全球产业链制高点的目的。对于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坚持“走出去”原则,发挥地理邻近优势,在更多环节更多领域占据主动地位,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促进东中西部协同发展

  中西部地区一直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且潜力较大。“资源丰富、用地用工成本较低、发展诉求强烈,这是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所在。但基础设施薄弱、开放程度较低是其面临的较为突出的短板。”付保宗说。

  “交通、能源等传统基建仍是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力方向,这也将大幅提升全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形成东中西、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和供应链联动,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各地要提前布局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添后劲。”魏琪嘉告诉记者,很多地区将基础设施改造作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手段,加大谋划力度。例如,“十四五”期间,湖南将投资超3万亿元,推进长赣高铁、常益长与武广高铁直通、长沙机场改扩建、特高压对外联络通道等809个基础设施项目。

  付保宗认为,在调动各方面社会资源参与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东部发达地区在项目、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与中西部地区加强对接。前不久,TCL科技与协鑫科技合作的1万吨/年电子级多晶硅暨10万吨颗粒硅项目开工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此次合作不仅能充分发挥当地原材料、能源优势,更带动内蒙古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要继续优化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进一步激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因地制宜解决制造业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拓宽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稳定、安全发展的战略纵深和回旋空间。”魏琪嘉说。(李芃达)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默茨经两轮投票当选德国总理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