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家统计局:稳经济政策逐步显效发力 我国经济有望恢复向好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实时 > 正文

国家统计局:稳经济政策逐步显效发力 我国经济有望恢复向好

来源:光明网2022-09-16 15:30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9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到,在一系列防住疫情、稳住经济、保证发展安全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8月份继续延续了恢复态势,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国家统计局:稳经济政策逐步显效发力 我国经济有望恢复向好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 图源国新办

  付凌晖表示,尽管当前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一系列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效能加快释放,我国经济有望恢复向好,运行在合理区间。

  “8月份,国内多地出现了散发疫情,对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付凌晖提到,8月份,主要的生产需求指标都有所改善,说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是有效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恢复,市场需求的修复也在持续。

  从后期看,各地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望降低疫情的不利影响,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促进供需衔接的改善。从投资看,稳投资政策持续加力,项目开工保障增强,支持设备购置和更新升级,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数据显示,1-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3%和10%,均比1-7月份有所加快。从消费来看,就业总体稳定,在疫情精准防控和促消费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费有望逐步恢复。“特别是汽车和家电消费优惠政策发力,有利于拉动大宗商品销售的增长。”

  在安全发展方面,近期,国际粮食和能源供应紧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制约世界经济的恢复。“从我国情况来看,今年夏粮和早稻实现了增产,秋粮目前长势总体稳定,煤炭电力的保障加强,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较好保障。”付凌晖介绍,数据显示,今年早稻产量比上年增产0.4%,1-8月份,原煤、天然气、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1%、5.4%、3.2%,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不断加强,关键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支撑了生产的稳定运行。

  同时,改革开放的红利继续释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改革动能不断积聚,有利于发挥我国完备产业体系优势,促进新动能成长。1-8月份,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其中,锂电池产量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我国坚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自贸区建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展外贸新业态,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1-8月份,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0.2%,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

  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及时推出,合理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发挥组合效应,增强发展后劲。从近期情况看,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促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等稳经济政策效应逐步显现,1-8月份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进一步加快。8月份,汽车销售对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也在增强。

  “下阶段,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显效,将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发展。”付凌晖说。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