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河池: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企稳企成效明显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民生 > 正文

广西河池: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企稳企成效明显

来源:光明网2022-08-30 13:16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减退缓免”税惠红利密集释放,数据显示,截止7月中旬,广西河池市已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缴税款9.78亿元,其中4月以来,共办理大规模留抵退税6.68亿元,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满,助企稳企成效明显。

  纾困解难 小微企业发展增底气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外藤编制品销售萎靡,眼看仓库里的货物越积越多,账上的钱却越来越少,公司发展的压力非常大。”广西都安精艺工艺编织厂技术顾问蓝金桥表示,新的组合式税费政策出台后,企业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办理了15万元的税费缓缴,缓解了现阶段资金紧张的困境。“我们用这笔钱购买了一批原材料,支付了员工工资,维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叠加发力,小微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优先成为受益者,获得实打实的现金流支持。税惠“红包”接连“入袋”,切实为企业减负担、谋发展增添了底气。

  8月是罗城当地毛葡萄大批量上市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广西中天领御酒业有限公司都需要准备充足的资金大量购入毛葡萄用于酿制葡萄酒。“要是错过了毛葡萄成熟上市的时间,对于企业的影响难以估计,缓缴的11万元税款,刚到账的2万多元退税款,缓解了我们后续采购原材料的压力。”公司财务负责人罗艳难掩心中的喜悦:“多一分流动资金,我们就多一分发展的信心。”

  大化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也收到了这样一个“雪中送炭”的退税“礼包”。“非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该企业办税人黄兰兰感慨道:“我们计划把这十多万的退税款全部用于购买七百弄鸡、旱藕粉等农产品,为下一步的扩大经营规模、展开销路奠定基础。”

  充电蓄能 工业企业发展提信心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我们已经享受到391万元的税收优惠。”广西泉水叮咚饮品有限公司企业朱其将说道:“这对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现金流、拓宽生产线、实现稳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西泉水叮咚饮品有限公司是今年制造业企业享受税惠政策的一个缩影。制造业作为重点支持行业,在所有行业中新增留抵退税规模最大,受益最明显。从河池市1-7月中旬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成绩单”上看,制造业共享受退税减税缓税等税费优惠3.8亿元,资金活水的“注入”,进一步激发市场投资活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广西华远金属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乙二醇锑、高纯锑、锑基催化剂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前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加上出口形势严峻,企业资金链受到较大影响。“965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到账,真真正正帮助企业缓解了眼下的困难。”企业法定代表人庞洲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继续扩大生产投资规模。”

  在广西环江,广西木论白丹生态饮用水有限责任公司厂长廖运鹏与庞洲有着同样感受。“9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不仅能让公司支付前期广告费用的难题迎刃而解,还能有资金去购进更先进的设备,激发我们创新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打造木论白丹“小清新”水,在大湾区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提速加码 困难企业发展添动力

  留抵退税款迅速落袋,让困难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享受政策的企业纷纷把收到退税红利用在“刀刃”上,为企业发展“加码”。

  在广西亿隆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工人们正在加紧装货卸货。据公司法定代表人覃立新介绍,运输、人力、疫情防控等成本大幅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捉襟见肘”,60多万元的税费减免减轻了企业不少负担。

  近两年来,受疫情反复冲击影响,前来巴马旅游的游客量锐减,酒店客源大幅下跌,经营一度举步维艰。“留抵退税政策来得太及时了,这笔10余万元的退税解了我们企业的资金之‘渴’。”广西巴马华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华智高兴地说道。“我们可以进一步更新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应对不断升温的暑期旅游热潮,让游客们满意而归。”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117.67万元的留抵退税和547万元的出口退税助力我们积极应对了各种压力和挑战。”都安乐宜电子玩具有限公司办税员周萍如是说。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落地见效,让企业资金流更活,员工就业更稳,发展前景更广。河池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池市税务部门将在配套措施上再加力,在服务举措上再优化,在宣传辅导上再深入,全力确保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细落稳,为市场主体“轻装快跑”添劲加力。(马晓媛 吴丽琴)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