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减损就是增产,如果“三夏”小麦机收环节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就可以挽回25亿斤粮食。6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统筹疫情防控和重点行业生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王甲云介绍到,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装备水平,把握收获时机,调整好机具状态,让机手更加熟练地掌握低损失收获技术规范,机收减损还有潜力可挖。
(刘振清 摄/光明图片)
针对今年主要采取的措施,王甲云表示,首先要不断优化升级机具装备水平。加大对智能化、低损高效联合收割机的补贴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大喂入量等先进收割机的保有量。加大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力度,加快补上丘陵山区高效适用农机具的短板弱项。
强化机收减损培训。制定粮食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实施全国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机收减损田间操作实训,让广大农机手熟练掌握联合收割机正确检修保养的技术,提升根据作业条件变化,准确调整机具参数的能力,保持最大限度减少收获损失的操作状态,同时开展机收减损比武竞赛,覆盖全部粮食生产大县,以赛代训,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加强粮食机收损失监测。在单季粮食作物50万亩以上的县,全部开展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分析评估监测数据,针对问题提出机收减损对策。”王甲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