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黑龙江: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路子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黑龙江: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路子

来源:人民日报2022-06-01 09:07

  原标题: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路子

  林海吐翠,潮涌三江,广袤的龙江大地生机勃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黑龙江,始终牵挂黑土地,两次赴黑龙江考察调研,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多次就东北、黑龙江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黑龙江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3100多万黑龙江人民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和嘱托转化为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寻找机遇、打造亮点、拓展优势,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路子。

  让“中国饭碗”盛上更多优质“龙江粮”

  建三江,三江环绕,七河贯通,1000多万亩耕地一望无垠。

  2018年9月25日下午,金风送爽,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和殷切期望,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好苗得有良田配,脚下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就是咱种地人的命根子!”站在田埂旁,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种植户张景会目光所及,一排排整齐嫩绿的水稻秧苗,呈现出无限生机。

  每每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七星农场考察时的场景,张景会都倍感温暖与振奋。“看到总书记来了,俺连忙跑过去,地里又湿又滑,总书记怕俺们摔着,让慢些跑,别着急。”张景会笑着说,“俺向总书记报告,自家大米有了品牌,销路挺不错。总书记点了点头,说挺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

  殷殷嘱托化成丰收动力。秸秆还田、农田改造、江水灌溉……随着一系列黑土保护技术的应用,张景会经营的350亩稻田全部获得绿色认证。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黑龙江多措并举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十三五’时期,全省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万亩,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2015年提高3.6%,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54个等级。”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已达8816.8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3以上。今年3月,《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

  在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看到新品种试验性种植的最新检测结果,化验室技术员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旱平免搅浆技术又取得了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来园区考察时对我们科研人员说,‘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的决心与信心。”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任李晓辉表示,近几年园区完成各项科研课题300余项,未来将继续加大良种技术攻关力度。

  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黑龙江坚持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农业,让越来越多的乡亲们挑起“金扁担”。

  今年3月,《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提出着力打造北大荒国家农业产业数字化先导区。“我们纵深推进‘数字技术+农业生产’应用模式,今年力争实现无人农机作业面积20万亩以上。”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

  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提至69%和98%。

  保障粮食安全,亿万农民是主体。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考察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我向总书记讲述了乡亲们从犹豫观望到争相加入合作社的故事。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回忆当时场景,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袁胜海仍难掩激动,“这几年,合作社着力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等,发展势头良好,入社社员从2016年的38户82人提高到126户349人。”

  “以前一家一户种地,又苦又累,挣钱有限。2015年加入合作社,不仅有土地流转费、务工费,秋收还有分红,一年能挣10多万元。”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社员刘延辉介绍。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黑龙江各地都在发力。“去年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发展到15.67万个,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47亿亩,比2016年增加7701万亩。”王兆宪介绍。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1573.5亿斤,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均居全国第一。

  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同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

  牢记总书记嘱托,黑龙江坚持把创新作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基点,作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构建产业新体系,重塑竞争新优势。

  “通过人机智能交互、自适应控制等技术创新,4年来,全厂人力减少三成,日产量提高四成,产品质量还更高。”走进中车齐车集团齐车公司转向架分厂车间,只见机械手左右挥舞,流水线高效运转,高级工程师吴亮亮正为数控立车编程。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齐齐哈尔,考察了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

  “总书记叮嘱我们,只有继续练好‘内功’,继续改革创新,才能永立不败之地,永远掌握主动权。”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玉祥说,这些年,我们苦练内功,大力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已全面突破驮背运输、新材料研究及应用等行业关键技术,累计出口整机5.5万余辆。

  屏幕上图表迭出,圆桌前答辩激烈,刘伯鸣创新工作室内,他的几位徒弟正在进行课题立项比稿。“课题负责人要竞聘,谁行谁牵头。”刘伯鸣说。

  如今,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健全,“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成为选人用人常态。几年前,刘伯鸣因技能突出,从工人直接晋升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

  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对闻讯而来的干部职工们语重心长地说,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总书记勉励大家,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制订好发展路线图,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把我们的事业越办越好。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大家异口同声立下誓言:“请总书记放心!改革创新,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总书记考察后,集团深化四级联动创新,打造六类创新工作室,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创新工作室团队干劲更足了,先后完成创新课题56项,多项技术打破国际垄断,节约成本上亿元。”刘伯鸣说。

  “我们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抓住东北地区中央企业综合改革试点有利契机,转变经营管理体系,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介绍,集团公司近5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8.76%,“十三五”时期集团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0.74%;2021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25%、33.24%。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创新,黑龙江有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基础雄厚等优势,也有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不活等短板。”黑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智奎说,把握“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三长三短”的辩证方法,黑龙江全面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强化改革攻坚,补齐体制机制短板,激发创新活力。

  从农垦、森工实现政企分开、公司化运行,到新组建的7个省级产业投资集团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这些年,黑龙江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415户出资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与1302名经理层成员全部签订任期制合同和契约,出资企业4353名管理人员实现竞争上岗,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人数占比63.78%。

  走进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交易大厅,由省内高校院所和企业研发的300多件高新技术成果引人注目。卫星激光通信设备、蓝宝石晶体材料、机器人灵巧手……不少成果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考察。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要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保护知识产权。

  牢记总书记重要指示,黑龙江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有效对接,切实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成果加速落地转化,学校近年来培育、孵化出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由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整建制’组建,目前已具备1吨以下卫星全流程、系统化的研制和生产能力。”哈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健说。

  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加快布局,高新技术企业由2016年的768家增加到2738家,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为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测、奋斗者号深潜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技术支撑……把握“三长三短”的辩证方法,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黑龙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随着剪刀游走,王海珠手中的鱼皮不断变换造型,再经粘合拼贴,一幅展示赫哲族群众冬捕场景的鱼皮画跃然纸上。王海珠是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海珠手工艺品合作社负责人,“这几年,我们村发展日新月异,最开心最难忘的是,2016年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八岔村考察。”

  总书记在看望赫哲族群众时强调:“在祖国大家庭里,56个民族是亲兄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就要做到,今后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支持大家。”

  “总书记关心赫哲族群众,共产党跟赫哲族群众就是亲。”王海珠回忆道,“总书记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让我们备受鼓舞,村里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绿色订单农业、特色渔牧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多业并举的发展道路。”

  在乡里支持下,王海珠也成立了手工艺品合作社,从事赫哲族鱼皮工艺品设计制作和鱼食品加工销售。“去年我们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56万元,家家住楼房,几乎户户开上了小汽车。”

  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2016年5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总书记强调,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2018年9月,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

  黑龙江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植根心底、见诸行动,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聚焦发力,着力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振兴发展成果共享。

  走进地处小兴安岭腹地的伊春,林海莽莽,心旷神怡。上甘岭林业局溪水经营所一家农家院里,刘养顺正忙着招呼客人,“干了一辈子伐木工,谁承想退休还当上了农家乐老板。”

  刘养顺是溪水经营所林场退休工人。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伊春考察时到访他家。

  2013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伊春经历了转型之痛,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那天,在同我们一家人及邻居们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会面临一些暂时困难,党委和政府一定会关心,让大家日子越过越好,大家也要自力更生,多找新的门路。”当时的情景,刘养顺仍历历在目,“当时,伊春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已全面停止,我们林场人对未来生活都有点迷茫。总书记一席话,让我们心里都有了方向。”

  在林场支持下,刘养顺农家院顺利开了张。如今,溪水林场的农家乐已经发展到24家,连成“溪水农家院一条街”。“靠着经营农家乐,我们一年能收入10多万元。”刘养顺说。

  像刘养顺家一样,这几年很多林场人吃上了“生态饭”,迎来了新生活。

  “过去5年,伊春落实森林资源管护面积33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83.8%。”伊春市委书记隋洪波说,如今在伊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市5年累计接待游客65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穿行龙江大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温暖动人的民生画卷——

  现行标准下全省6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7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40余万户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2021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646元和17889元,比2016年增长30.7%和51.2%……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久前召开的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幸福龙江”的美好蓝图。(本报记者吴齐强、郝迎灿、张艺开、方圆、刘梦丹)

[ 责编:张慕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梦想,飞越了大山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