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近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4月全球主要港口远洋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时间,中国主要港口综合服务水平保持平稳,欧美主要港口在港时间增长。
目前,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20大港口中,中国占9席。数据显示,4月,中国港口船舶平均在港时间、在泊时间分别为1.80天(上期1.78天)、1.07天(上期1.10天),与上期环比基本持平,优于其他11个国外主要港口船舶平均在港在泊时间(3.30天、2.40天)。
图为4月全球主要港口远洋干线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时间。(图源航运交易公报)
其中,上海港平均在港时间2.12天,同比下降34.0%。“4月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8.5万标箱,为去年同期的82.4%,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恢复到去年的八成。”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李国平在5月11日国新办举行的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1-4月累计完成1534.8万标箱,同比增长1.8%。5月以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也继续保持了恢复性增长的良好势头。目前,上海港船舶接卸正常,生产平稳增长,集疏运平稳有序恢复,枢纽功能运转良好。
据了解,为保障上海港的货运畅通,交通运输部建立水运保通保畅工作专班。针对上海港开展每日调度,强化区域联动,坚持“一事一协调、一事一处理”,全力协调保障上海港畅通运转。在上海分区封控以前,上海港就提前安排了2万名职工、作业人员进驻港口,实行闭环管理,保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针对疫情期间上海港的运行特点,又采取了加强冷藏箱、危险品箱堆存率库存疏解,港口堆存能力和作业效率一直保持在较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