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卞永祖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受到“灰犀牛”和“黑天鹅”的冲击,给世界各国包括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增加了困难。不过总体上,这些挑战和困难都在预计之内,中国经济规模大、韧性强,加上政府充足的政策工具,今年实现稳定增长有保障。
疫情之下 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从国际角度看,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感染人数持续增加。虽然欧美等大部分国家选择了“躺平”策略,试图恢复经济的正常运行,但是随着新冠病毒新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这种想法遭遇了极大挑战,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反复冲击也进一步加剧了其脆弱性。其次,欧美等发达国家都遭遇了几十年来最大的通货膨胀,迫使美、英等国家央行加快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这种货币政策的急剧转向已经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影响,美欧等股市持续下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出现了大幅贬值,企业经营面临更加动荡的外部环境。前二者叠加,对世界经济增加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从国内角度看,上海、吉林等多个省市都遭遇了较大规模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造成了数十万人感染,当地经济发展也受到了较明显冲击,比如吉林一季度GDP下跌7.9%,上海的影响有可能在第二季度中更明显的显现出来。其次,对我国宏观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带来了难度。今年以来,美元不断升值,虽然对出口企业是利好,增加了竞争优势,但是对进口企业需要承担更大的价格压力。最后,环境的剧烈变化不利于企业长期战略的制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影响到普通居民就业、收入的稳定性。
我国经济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动力和优势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对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是明确的、清楚的。比如202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今年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客观、准确判断,为我国制定行之有效的宏微观政策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经济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动力和整体优势。
首先,充足的政策工具可以有效、有力地支持经济稳定发展。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年初以来,我国加快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进度,截止到5月10日,共有超过万亿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为缓解广大企业资金紧张、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央行已累计上缴结存利润8000亿元,全年上缴利润将超1.1万亿元。同时, 4月25日,央行下调各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部分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还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社会资金面相对充裕,多个主要货币市场利率指标创今年以来新低。
我国提出了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继续对小规模纳税人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减半征收,加大力度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今年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为3.65万亿元,比上一年略有增加,如果加上去年余下的额度,实际上资金面比较宽松,同时,今年财政赤字率为2.8%,为进一步加大经济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留有充足空间。
其次,我国新兴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也让一批拥有高技术的生物、医疗企业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生产的疫苗、检测试剂、防护设备等医疗产品有力支持了全球抗疫行动,保护了人民健康和支持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新兴行业,中国产品的生产、销售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同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也不断涌现,不断向产业链的上游攀升。在重大前沿领域,我国在量子通信、新一代通讯设备、深空探测、空间站建设、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获得突破,部分领域甚至开始领先世界,为我国打破外国的技术封锁、开创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迈出了坚实步伐。
第三,作为大型经济体,我国经济体系可以有效抵消外部的冲击。本次会议提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不同于小型经济体,我国经济规模大、韧性强,具有抵御风险的强大实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重大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不仅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正常,商品出口规模也保持较高速度,有力支持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金融改革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机构的金融风险取得了稳妥解决,影子银行、非法集资等乱象得到了有效整治,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当前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美元指数大幅上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一定幅度下跌,这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情绪影响的,人民币汇率短期下跌并没有改变没有其长期上涨的趋势。
第四,我国所秉持的“动态清零”政策,仍然是对抗新冠病毒最有效的工具。新冠疫情蔓延两年多来,大部分国家在它的面前败下阵来,不得不选择了躺平的策略。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防疫战果,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及“动态清零”的政策,体现了我们制度的优势。而且还要看到,病毒的变异还在持续,未来的发展还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动态清零”策略也获得了人民的强力支持。因此,中国强有力的防疫策略为人民健康、企业正常经营筑起坚实的防护墙,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我国有坚实的基础和能力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商业环境,有充分的把握实现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中国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商务部最新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非金融领域的外资投资额按美元计增长超过26%,外资加速进入也从侧面体现了我国经济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当然,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只要坚定发展信心,实现今年的既定目标就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