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迎接全国两会特稿|“见稳”又“见进” 开局气象新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迎接全国两会特稿|“见稳”又“见进” 开局气象新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2-03-01 10: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凡是创新型中小企业都是服务对象。”2月18日,雨水节气的前一天,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在媒体座谈会上对外披露了新的计划,今年要实现北交所初具规模,并通过媒体向企业发出邀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意的话语透出北交所的愿景——打开大门,构建全链条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放眼全国,成千上万的创新企业如春笋般萌芽,1.5亿户市场主体正在拔节生长,多地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只争朝夕……

  新一年的春天,孕育着新的希望。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大形势下,面临罕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中国经济在“稳”字中起步,在“进”字中发展。

  运筹帷幄、破浪前行。这个春天,一系列举措见事早、判断准、落实快、效果显,在统筹“稳与进”中创出良好开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华社发

  “稳”中开局

  开年看中国经济,一个“稳”字可显形神。

  —— “稳”在微观主体。

  日前,位于浙江湖州长兴的浙江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3条生产线陆续完成技改,投入生产。春节期间,企业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订单交付能力。眼下,企业全新研发并推向市场的新型异质结组件已成为行业内的“香饽饽”,并已打开海外市场,订单已排满二季度。“春节期间我们的产能不但没减,还增加了8%左右。”爱康科技公司组件生产部生产经理吴小龙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满负荷生产。

  走进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同样是火热生产的场景。公司已成为目前国内主要的PPS树脂供应商。“以前,PPS树脂要从国外进口,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突破技术关口,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及环保等多个行业。”新和成特种材料产品经理连明告诉记者,公司正推出不同规格的PPS产品,加快拓展5G、航空航天等新应用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虽然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企业发展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求收缩等实际困难,但支撑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仍然不少,企业信心不减,抢抓机遇,虎劲十足。

  ——“稳”在经济指标。

  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1%,保持在扩张区间;CPI和PPI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新增信贷、社会融资规模等主要指标创单月统计新高;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发行新增专项债4844亿元……一系列首月经济指标均显示开年经济运行和市场预期“稳”的积极信号。

  “从省内18.6万家重点企业每天用电量监测数据来看,春节开复工及连续生产的情况和去年差不多,我们基本判断是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工业经济运行1月下行回落,2月企稳,3月回升。”浙江省经信厅工业经济运行处副处长陈波说。

  ——“稳”在政策举措。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基调,会议通稿中连提25个“稳”字。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力度和重点。去年年底至今,一揽子有利于“稳”的政策举措及时出台,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从政策出台情况看,“稳”的信号明显: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进行了适度调整,降准降息等已经实施,普惠金融已进一步加力;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前发力,1.46万亿元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提前下达各地;目前大部分省市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2022年投资增速都高于GDP增速,适度前置基建投资规模。

  放在全球背景看,这个“稳”字弥足珍贵。

  日前,世界银行最新报告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4.1%,较此前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报告指出,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下行风险,包括疫情再次反弹、通胀预期飙升以及创纪录高债务水平带来的金融压力等。

  “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复苏将明显减弱,风险会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力保稳定增长,将成为动荡的世界经济中的主要稳定力量。”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稳中显“进”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早春时分,“进”的迹象隐隐透出。

  以创新举措应对压力,成为不少企业迎难而上、寻求生机的主动选择。

  湖南省衡南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电子设备连接器的企业。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到这家企业采访时,发现企业订单饱和,上门应聘的工人络绎不绝。而在去年下半年,在限电、缺工、原材料成本上涨等供给冲击下,企业经营一度面临不小压力。

  “针对各类供给冲击,企业积极应对,想了不少办法。”公司工作人员向华介绍说,包括新购柴油发电机,举办模具技工培训班,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技术改造、优化管理来减少原材料等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等。

  压力巨大,应对好了,机遇也巨大。

  位于湖南长沙的中联重科高空作业平台装配线,七八分钟便可下线一台剪叉车。每年2月底是市场的高峰期,工厂正在加班加点生产。

  “对于周期性较强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面临需求收缩等压力。”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公司总经理任会礼说,但机器代人、碳减排等趋势让工程机械有了不少新的需求。公司正在研发适用于玻璃安装、农场采摘等领域的高空作业平台以及作业工具,以适应新兴应用场景。

  去年年底至今,跨周期逆周期调控组合发力,还具体推出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等政策,稳定工业经济运行,促进外贸平稳发展……在经济运行中的关键领域,多项举措为市场主体添活力增动力。

  “税费优惠政策让企业‘喝’到了资金活水!”广西轩妈食品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韦福献说,得益于去年至今企业享受的1000多万元税费减免,公司又投入资金扩建了12条生产线,预计今年年产值将接近10亿元。

  积蓄力量伺机而“进”。各地及早谋划,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新年伊始,逾8000个河南省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投资总目标将达2万亿元以上;2月25日,山东全省2022年春季重大项目开工,900个重大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六成;投资逾500亿元、以芯片制造为核心的中芯国际临港项目日前在上海破土动工……

  多地把加大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列为2022年重点工作,精心谋划加快部署。安徽省发布第六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名单;河南省提出将设立总规模1500亿元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15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广东省提出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安徽省2022年要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家左右……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政策到企业层面,全国全面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应对‘三重压力’,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开局、稳中显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开门稳’得益于宏观政策及时调整。”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确“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的同时,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彰显我国宏观政策做到了审时度势、有力有效。

  “稳”且持续

  一年之计在于春。

  2月8日上午,6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至义乌的“就业直通车”顺利发车,车上载着207名跨省务工人员。同一天,远在西北的甘肃定西,40名务工人员也乘上开往义乌的“就业直通车”。

  虎年新春,义乌市人社局“早准备、抢开局、稳增长”,助力八方引才,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保驾护航。

  化“稳链焦虑”为“强链士气”。今年以来,湖南充分发挥省领导联系产业链群机制以及各地链长制作用,及时协调关键零部件及重要原材料短缺问题,切实保障供应链顺畅运转。

  开年以来,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放水养鱼”,为企业减负纾困、增添活力。浙江提出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原则,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及早发力,力争为市场主体减负3000亿元;吉林提出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河南明确落实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

  政策纷纷靠前发力、精准发力。从中央到地方,决策目光如炬,落实如臂使指。

  ——聚焦制造企业、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实施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系列部署体现精准发力。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地方债额度提前下达、发行节奏加快,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一系列举措快马加鞭,靠前发力。

  ——统筹短期宏观调控和中长期经济发展,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推动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和产业、投资、消费、社会、环保、区域等政策形成系统集成效应……一系列政策更加注重协同发力。

  张立群指出,在精准研判中提出“三重压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三重压力”,体现了党中央驾驭经济运行的能力,推动国家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但中国经济仍面临不少压力挑战,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要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保持清醒认识,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加快建设国内强大市场,推动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合理增长区间。”他说。

  “要把开局之’稳’保持下去,推动预期持续向好。”梁国勇说,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整体保持稳健,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放水”的背景下避免了大水漫灌,在其财政政策“大刺激”的背景了避免了过度举债和投资。这意味着,中国政府有足够的经济政策工具和宏观调节手段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可期。

  2022年全国两会大幕将启,大会将传递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信号,令人期待。

  “虽然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前景广阔、长期向好的特点没有变,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孙韶华 屈凌燕 白田田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 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举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