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财政资金跨周期使用空间充足 今年赤字率料将下行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财政资金跨周期使用空间充足 今年赤字率料将下行

来源:证券时报2022-01-24 09: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日前,财政部官网发布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内容。在要求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的同时,刘昆进一步提出,财政赤字保持在合理水平,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多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近两年财政资金保有较大结余,为财政资金跨周期使用提供了空间,今年新增财政赤字规模和专项债规模虽预计有所下滑,但整体仍将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保持强度也要求财政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如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式,这将成为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抓手。

  财政发力空间并未收缩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财政发力稳增长需求增大,财政部已明确表示将“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刘昆还在日前进一步说明,今年财政赤字要保持在合理水平,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在稳增长政策的要求,以及在预期转弱后货币政策的主动效能受到考验的情况下,财政的主动发力显得更为重要。”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部副主任陶金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扩大财政支出的必要性较大,财政赤字率预计仍将保持较高水平的3%左右。

  一直以来,机构、学界在讨论财政赤字率时,往往以3%为“红线”进行讨论。2020年之前,我国财政赤字率基本控制在3%以下。到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财政部将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赤字规模在2019年2.76万亿的基础上增加1万亿元。在2021年,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财政部门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的要求,将赤字率下调至3.2%左右,赤字规模为3.57万亿元。

  进入2022年后,由于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财政部门已明确将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而对于财政赤字率水平,多位专家认为,在今年“更可持续”的要求以及保有较高的调入资金下,财政赤字率缺乏进一步提升的必要,大概率会有所下调。

  “从可持续性和防风险看,赤字率3%是重要的国际安全红线,随着国内经济逐渐回归常态,财政赤字率回归至3%甚至破3%的概率偏大。”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预计,今年财政赤字率将下调至约2.8%至3%,与2019年水平基本相当。

  在伍超明看来,财政赤字率下调并不意味着财政发力空间的收缩,相反,前两年未使用的预算财政赤字资金,可通过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财政调入资金和结转结余等资金账户,结转到2022年使用,将对实际支出形成较强支撑。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也表示,偏高的政府存款给予今年财政较大的空间,即在财政赤字率不足以支撑经济增长的时候,财政可能通过使用往年结转结余资金或者调入资金来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

  保证支出强度还需提升效能

  对于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一些专家学者建议,2022年可再度发行“特别国债”,其可做到在不列入财政赤字的同时扩大财政支出。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就指出,特别国债具有专款专用、用途灵活、不列入财政赤字等的特点,考虑到今年共计约9500亿元国债到期,且在稳增长背景下发行特别国债用于基建补短板等可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在“减税降费”的同时为财政开源,还可减少疫情对经济的扰动,2022年存在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

  不过,陶金认为,历史上发行三次特别国债都具有特殊背景,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空间较大,政策工具种类较多,今年若只是单纯解决经济增速下行和经济周期的问题,似乎没有必要发行特别国债,也不利于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财政部门在强调保持支出强度的同时,还要求提高支出精准度。多位专家告诉记者,除涉及财政赤字率水平的公共财政支出外,今年“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还包括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其中就包括新增专项债的支出。财政支出规模整体提升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提升效能来保证支出强度。

  目前,2022年新增专项债已开启发行工作,且在政策发力适度靠前总基调下,普遍观点认为,各地专项债发行节奏都将明显前置,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行规模或将持平或略低于去年。尽管发行规模难以提升,却有2021年四季度发行的约1.2万亿元专项债为今年专项债规模作补充。

  在提出要把握好财政支出规模的同时,刘昆还要求,要大力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持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重大战略、现代农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分配方案备案审核,健全直达资金监督制度,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

  伍超明认为,整体来看,今年要求“在财政赤字保持合理水平的情况下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有两层含义。一是2020~2021年财政连续两年“超收少支”,为财政资金跨周期使用提供了空间,新增财政赤字规模和专项债规模保持力度,保证财政支出规模稳定。二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如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式,均可为积极财政发力提供空间,成为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抓手。(贺觉渊)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