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了“关于下架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的通报”,豆瓣、唱吧、看看新闻等106款APP因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原因被下架。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互联网治理力度,尤其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多管齐下,保障用户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为广大互联网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数据“必修课”。
法律令行禁止 高压震慑违规行为
今年7月以来,工信部启动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行动,在侵害用户权益、威胁数据安全等四个方面集中整治,从立法到加强监管,再到督促互联网企业参照自查,旨在推动行业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工信部已经开展了10批次集中检测,累计通报了1494款违规APP,下架了408款拒不整改的APP,对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震慑。
为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性、综合性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让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进入有法可依阶段。
《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推出,既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立法体系,也是为了加强数字经济治理,为数字经济做大做优做强铺平道路。大数据行业资深专家、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CEO于笑博表示,一系列数据安全法律法规“重拳”出击,为行业提供了更加细致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和行为规则,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数据安全保护迈入了新阶段。
数据问题切忌“一刀切” 发展与安全要兼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用,用户数据的价值和风险都被提升到了新高度。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指出,“由于改革开放,由于我们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由于我们鼓励创新,使得我们在个人信息服务应用上丰富多彩,群众生活各方面得到了很多便利。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监管在发展过程中,对个人信息应用的技术还有不少需要迅速提高、迅速加强的地方。”
用户数据保护问题成为不少互联网企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阵痛”。今年以来,在工信部开展的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中,腾讯公司旗下9款产品存在违规行为,共计4批次被公开通报。无独有偶,继本月月初被约谈,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豆瓣”近期又因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被列入工信部下架的应用软件名单。
“其实用户是需要网站帮他们去了解真实情况的。”针对世纪佳缘近日被爆出会员隐私信息在后台“裸奔”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这类互联网服务一定涉及大量隐私信息,否则根本无法进行。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度,百合佳缘(世纪佳缘和百合网于2015年合并为百合佳缘)月均活跃用户达847万人。众多传统互联网企业坐拥百万以上量级数据,亟需革新商业模式,利用更多技术手段,进化出匹配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管理保护能力。
技术赋能治理 给用户“安全感”
肖亚庆表示,“(工信部)作为监管方面,也要提高技术装备能力,首先要能检测出这些信息保护的漏洞,使群众在这方面放心使用”。
首先,技术手段是互联网治理的重要手段。当前,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已建成并在持续优化中,其自动化检测能力、监测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均有提升。工信部今年前三季度已完成176万款APP技术检测,覆盖了全国在架APP总量的60%以上。
其次,在数据使用层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更智慧、更安全的解决方案。从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来看,近年来,众多婚恋交友平台开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解决用户之间的“匹配”问题,以技术助力单身男女寻找人海中的另一半。从用户信息安全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代替工作人员接触用户隐私数据,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用户面临的隐私风险。从企业运营角度来看,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至今,已相对成熟,引入成本已大大降低,多种商业模式都有迹可循——世纪佳缘等传统互联网企业大可紧追直上,从而带动整体行业转型升级。
此外,区块链技术则可以解决用户信任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朱巍表示,区块链模式做到了分布化、扁平化存储,浏览、修改、删除都有记录且可加密,也便于销毁信息,最大程度上打消用户的担忧。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构成了数字社会治理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法,牵动着万千公众的切身利益,也关涉企业对于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与规范发展。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继续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网络社会和数字经济必将迎来新的大发展。(李汶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