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李汶键)日前,记者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汕头至汕尾铁路(下称“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永平号”盾构机顺利完成了890米软土段掘进施工,即将进入430米的上软下硬段落,并逐步驶向海域段。
汕汕铁路是广州-汕尾-汕头沿海高速铁路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162.4公里,未来可将汕头至广州的通行时间缩短至1.5-2小时,对加快构建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新发展格局,促进汕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意义。
汕头湾海底隧道是世界首座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隧道全长9781米,其中盾构段长2169米,采用一台直径14.57米泥水平衡盾构机——“永平号”掘进施工,该盾构机是目前高速铁路最大直径穿海盾构装备。
汕头湾海底隧道开工以来,盾构始发掘进已实现了170余天安全平稳推进,通过逐段采取地表加固措施,先后克服超浅埋始发、穿越多条市政管线、中泰立交桥、沈海高速公路等重大风险源和技术难题。
如果说穿越软土地层是永平号牛刀小试,那么在接下来的施工中,永平号将面临基岩凸起、孤石、断层破碎带、高水压等严峻考验,同时,掘进速度也将受到严重影响,隧道管片错台、破损开裂和隧道突泥涌水等风险也将进一步增加,施工难度极大。
面对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等多名专家受邀“问诊把脉”,对盾构穿越断层破碎带、基岩凸起、孤石处理等处理方案组织多轮论证。目前该项目正按照专家论证意见,有序开展钻探作业,为后续地质预处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