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张斌: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张斌: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来源:光明网2021-05-13 17: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 张慕琛)2021年4月24日,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在浙江财经大学举行。中国社科院大学副校长张斌教授就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更好更稳的恢复经济等问题接受了光明网记者的专访。

张斌: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主持人:各位光明网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社科院大学副校长张斌教授。

  目前,国外的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对中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您能介绍一下。

  张斌: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我国采取了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同时面对疫情对经济运行,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冲击,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以“六稳”、“六保”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但总体来看,国外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而随着疫苗接种的开展,通过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成为经济社会恢复运行的关键措施。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总的来看,在继续巩固疫情防控大好局面的同时,大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是我们应对疫情带来的外部冲击的基本思路。。

  主持人:如何更好更稳的恢复经济,您能从宏观政策方面谈一下么?

  张斌: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的态势,但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因此,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具体的政策措施要更加精准有效。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支出的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同时要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保持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扶持的力度。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尤其是要把扶持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力度,共同形成政策合力。总的来看,宏观经济政策上要不转急弯,保持政策的延续性,继续巩固经济进一步向好恢复的基础。

  主持人:咱们都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社会输出了非常多的栋梁之才,那么就高质量发展方面如何培养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您能从高校的角度讲一下吗?

  张斌:中国社科院大学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组建的文科大学。“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要按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改革,积极探索科研院所办大学的创新之路,致力于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后备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并、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和卓越建设者。

  主持人:谢谢校长的分享,其实咱们社科院也是能够从基础的培养到后续人才的经济化发展,从多个角度推动社会人才的培育,谢谢校长。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