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 张慕琛)2021年4月24日,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在浙江财经大学举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付文林就“十四五”规划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等问题接受了光明网记者的专访。
主持人:各位光明网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这次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付文林先生。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您觉得中国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哪些调整?
付文林:因为“十四五”规划,今天我们都在讨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问题,其中有两大主题专家们讨论都很热烈,一个是怎么扩大内需,另外一个怎么能提高创新能力。
实际上,扩大内需依赖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劳动力市场当中想增加收入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年轻人人力资本的提高,对增加消费是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外,创新能力,任何的创新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面,高校人才培养,一方面通过传承人类文明,包括每个专业基础的理念知识,扩充年轻人的视野,同时在高校这样一个自由环境中,年轻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还有对人类社会的理解,这都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高校在人才培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发挥很大的空间。
主持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是国家战略,中央高度重视,您觉得浙江省和上海市在推进这一战略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付文林:对于整个国家战略,我们主要还是作为一个观察者。
过去几年,上海、浙江、江苏,现在也包括安徽,有一些稳定的机制,包括公共服务的规划,如苏浙沪有一体化的示范区,现在已经成为绿色一体化的示范区。在实践当中,产业发展包括公共服务互联互通方面,已经做出了很重要的创新。从未来讲,长三角作为全国范围内有示范参考价值的政策创新。作为一名研究财政问题的学者,我认为,在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从区域财税关系当中,还应该有一些创新探索,能够为中国这样一个地区差距比较大的国家,提供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