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铁路扶贫】肉牛养殖基地成唐家坝村“聚宝盆”
首页 > 经济频道 > 正文
[责编:冯浩]

【铁路扶贫】肉牛养殖基地成唐家坝村“聚宝盆”

[责编:冯浩]来源:光明网2020-09-06 09:36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

  • 山城重庆: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

  • 山东:发展内河航运 畅通物流通道

  • 趣味科普传播航天知识

【铁路扶贫】肉牛养殖基地成唐家坝村“聚宝盆”

  图为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派驻勉县唐家坝村扶贫“第一书记”秦海斌(右)与养牛带头人沟通养牛日常工作(摄影 杨宝森)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 陶媛 摄影 杨宝森)“三年多来,国铁集团和西安局集团公司共计向唐家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入了217万元的资金,用于援建唐家坝村肉牛养殖项目,现在这个养牛场成了唐家坝村从脱贫走向致富的希望!”驻唐家坝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秦海斌对记者说。

【铁路扶贫】肉牛养殖基地成唐家坝村“聚宝盆”

  图为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派驻勉县扶贫干部为记者介绍养牛场的运营情况(摄影 杨宝森)

  漆树坝镇唐家坝村,坐落在距离勉县县城64公里、海拔900米至1500米的深山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计405户,1120人。全村大部分农户居住的偏远、分散,村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2018年底,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投资167万元扩大了肉牛养殖基地的规模,村里成立了“红永”养牛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铁路扶贫】肉牛养殖基地成唐家坝村“聚宝盆”

  图为唐家坝村养牛场统一引进的新品种牛(摄影 杨宝森)

  其中,养牛大户张红永的养牛场建在了半山腰上,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戴着领养人的名牌。今年,养牛场引进国外的“西门塔尔”“夏洛莱”等新品种,肉牛的数量也增加到160头,成了唐家坝村完成脱贫摘帽的“三驾马车”之一。

  张红永说:“我们有五种肉牛养殖带贫模式,分别是认养肉牛、领养(母牛、牛犊)、饲料种植、土地流转、提供务工岗位。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选择,无论参与哪种工作,都能赚钱。”据统计,2019年,唐家坝肉牛养殖基地就让贫困户获得收益165588元,户均增收2332.2元。

【铁路扶贫】肉牛养殖基地成唐家坝村“聚宝盆”

  图为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投资兴建的唐家坝村牛舍(摄影 杨宝森)

  牛养得多了,销售是个大难题。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持续打造“你卖我买”的多样化“门口消费”扶贫平台,以人流集中、流动性大的车站、列车、铁路社区为流通点,搭建“山里到城里·消费扶贫直通车”,唐家坝村真空包装的牛肉、野生黑木耳、无公害菜籽油、散养土鸡等都可以进行销售,把村民的农产品卖到了车站口、车厢口、市民家门口。  

【铁路扶贫】肉牛养殖基地成唐家坝村“聚宝盆”

  图为唐家坝村养牛场中的肉牛食用新鲜牧草(摄影 杨宝森)

  伴随着肉牛存栏量的增长,天然牧草的供应缺口也大了起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驻村工作队通过考察调研,向村委会建议,将牛粪免费赠予贫困村民作为农家肥,非贫困户以每吨40元的价格购买。“第一书记”秦海斌更是入户走访,拉上村民在田间地头讲牧草种植优势,带动26户贫困户种植高丹牧草。

  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村民种地的支出,增加净利润;另一方面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农家肥肥力持久,能够很好的保证土地的质量,深受村民欢迎。目前村内90%的土地施用的是牛粪,每年减少化肥施用20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铁路扶贫】肉牛养殖基地成唐家坝村“聚宝盆”

  图为唐家坝村村民使用新引进的自动化加工饲料设备加工牛饲料(摄影 杨宝森)

  自2017年以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干部参加驻村扶贫工作已经3年了。唐家坝村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27.95%下降至2019年底的0.98%,高质量的完成了2019年度脱贫退出工作。

  对于唐湾村的明天,村民们充满信心:“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我们将彻底摆脱贫困。唐湾村的未来不是梦,在铁路的大力帮扶下,一定会变成一个生态宜居、生活富裕、让人羡慕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