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乐通 赵金悦 李刚)3500米、4000米、4242米、4600米……
在距离山南市130公里的措美县往高处继续行车1小时左右,一条平坦宽阔的大路进入视野,路的北侧是一排排红、蓝、白相间、具有藏族风格特色的庭院式楼房。眼前的画面和传说中村子原来的“脏乱差”完全不是一个样子。
这便是高原牧区——措美县扎杂村的易地搬迁点。
告别山上的旧房子
今年,59岁藏族妇女昌宫一家迎来一件大喜事——加入扎杂村易地搬迁安置项目,成功搬进山下的新房子,开启全新的生活。
昌宫的新家 赵金悦/摄
马路北边,门口放着两个长梯子的房子就是昌宫的新家了。
一推开家门就是一个宽敞的院落,眼前几扇大气的落地窗十分抢眼,窗上倒映着远处的蓝天和白云,整个房子就像一幅油画。
二楼是昌宫平时用来晒牲畜草料的地方,这里阳光充足,没几个小时,草料就干了,下雨也淋不到,手里有其他活也不用着急收。晒好的草料供给家里的15只羊和数头牦牛吃,这在过去已经是一家5口人的所有收入来源了。
昌宫在家里的二楼翻晒牲畜草料 赵金悦/摄
昌宫一家原来住在比搬迁点高100米左右的陡山上,适合居住的面积非常有限,村民甚至要靠两家人共用一堵墙来节约空间。此外,石木结构、用泥巴混着盖成的房子十分不牢固,一旦有任何风吹雨淋,墙便起了裂缝。
昌宫没有上过学,但她却一直坚持接送两个孙子上下学。
那时候送孙子上学,山路陡峭,路上一个来回就需要30多分钟。昌宫的腿脚也越来越不灵便,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坚持多久。
“现在住在山下,房子宽敞明亮,住在里面很放心。学校就在离家前面不远的地方,沿着大路走几分钟就到了,小孩子们自己走路去上学我也很放心。”昌宫说着这话,语气十分踏实。
昌宫家门口的大路,平坦宽阔,路上不时还有来往的车辆 赵金悦/摄
迎接新生活
高原上缺水。过去,昌宫一家人的生活用水都得靠她从离家500米左右的地方,用水缸“背”回家里。不仅耗时长,还浪费了很多劳力。“现在我们在家里可以直接用自来水了,很方便。” 昌宫说。
村子里和昌宫一样参与搬迁的贫困户共计161户754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户70户266人,今年6月都已全部搬迁入住新房。目前扎杂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内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全部配套到位,同时还修建了1座污水处理站,群众不仅不用愁日常的用水需求,还不用再担心“无厕可上”的情况。
搬家以后,昌宫还适应了一些新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上厕所有了专门的地方,夏天用水厕,冬天水管容易被冻住,我们就用旱厕”。
每年4月至10月中旬,扎杂村的居民优先使用水厕蹲位入厕,后期再将净化后的水排放到天然草场;10月中旬至次年3月,居民可使用旱厕蹲位入厕,粪便排至每户居民的储粪池,居民结合生活产生的牛粪灰做成农家肥,撒在天然草场上,既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又让居民过上文明生活有了扎实的依靠。
易地搬迁前,昌宫和扎杂村的村民们住的旧房子 李刚/摄
“我女儿现在在拉萨做一点生意,很久才回一次家,女婿白天去帮别人放羊。”背靠窗户坐在客厅沙发上,昌宫指着家中唯一的全家福说。“虽然现在女婿还是帮别人放羊,但是收入多了不少”,昌宫说,“以前帮别人放一天羊也就10块钱,现在放一天至少140块钱”。
“现在我什么都不担心,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这样继续好好过日子就行了。”昌宫幸福又满足地笑着。